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特别关注-热点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xx科技局

题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各地探索实践

资料提供时间:2024-04-18

目录

更多

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前沿科技重要策源地 文章下载

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前沿科技重要策源地

吴纯新 朱勇进 刘 波

打开武汉地图,沿着高新大道一路向东15公里,再往南纵深8公里,一颗闪亮的科技明珠正冉冉升起。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车流如梭,主道支路连网成环,一派繁忙景象。这里即是光谷科学岛。

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武汉科创中心)。光谷科学岛正是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湖北东湖科学城的核心承载区。

两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武汉科创中心作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打造中部创新支点、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开关、总引擎,建立多项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以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武汉都市圈为主体的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强核引领、壮圈带群,推动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大力夯实科学研究基础

3月1日,武汉春光和煦。

穿好反光背心、戴好安全帽,记者走进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只见数十台各类工程机械正在忙碌,项目主体工程快速“生长”。

“力争6月实现结构封顶,11月底完工。”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公司武汉新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桩基施工。

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光谷科学岛首个大科学装置,将全面揭示工程扰动条件下深部岩土体结构、状态与行为演变规律,大幅提升我国深部工程技术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工程建设加速向深部拓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成为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加速器”。

在东湖科学城,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已建成国际领先的脉冲强磁场设施,创造了64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强度等多项世界纪录。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李亮说,为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亟待全面优化提升。“目前,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基建工程施工和工艺系统建设,均在有序推进,力争4年半内完成建设任务,5年内通过国家验收。”他说。

李亮认为,该优化提升项目是湖北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将建成综合性能全球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在支撑前沿基础研究、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力争成为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面旗帜。

目前,一个科学特征明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东湖科学城已初现雏形。

“10家省实验室正加快建设,一批重大设施列入国家建设和规划,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5个自主谋划设施已启动建设。”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表示,目前湖北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已基本形成,东湖科学城已发展成为国内高能级创新平台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肺部常规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包括胸透、CT和PET等技术,无法实现肺部通气、气血交换功能定量检测。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对人体无损、无电离辐射的检测手段,能对人体大部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但肺部是临床磁共振成像“盲区”。

穿上特制“小马甲”,吸入特制的氙气,3.5秒后,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就能拍出一幅人体肺部磁共振3D影像。图像中,气体抵达肺部的位置清晰可见,肺部微结构、健康状态等一目了然。

快速采样、精准成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可看清“盲区”,实现肺部通气、气血交换功能可视化,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湖北正支持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生物医学影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高端生命科学仪器与医学影像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提供先进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全面提升生物医学前沿及健康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

生命健康是湖北五大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武汉科创中心聚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缩影。

“湖北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体系化、任务型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冯艳飞介绍,湖北省集中力量在国家战略所向、核心利益所在、产业发展所需的光通信、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世界级产业创新高地正在这里加快形成。

近两年,湖北省超过1万项绿色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光谷实验室研发出IC光刻机机械设计系统,武汉超算中心在“单源最短路径”评比中摘得全球榜首。

同时,武汉全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构建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和碳金融中心,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高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武汉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列第13位。

随着越来越多首创成果的涌现,武汉科创中心以核心竞争力制胜新赛道,底气十足。

全力创建协同创新格局

“我们申报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创新项目,现在进展很顺利。”3月1日,黄石哈特贝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成果将实现多品种变批量轴承高稳定高效率低消耗制造。

去年4月,湖北出台《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建立健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明确每个项目可申报的发展资金额度为100万元到200万元。

以科创大走廊为纽带,武汉都市圈“创新策源在科学城—孵化转化在大走廊—价值溢出在都市圈”的协同创新格局初步成型。

2023年,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在武汉举办。湖北联合江西、湖南共同建设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成立综合科技服务联盟,发起中部天使投资联盟,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要素汇聚融合。

近日,《2024年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要点》发布,列出5个方面、21项重点建设任务。围绕构建多层次高水平开放合作网络,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强化都市圈创新协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科技支撑长江大保护,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时,提出加强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创新网络对接融合,推动形成承东启西、双向互济的创新合作格局。

冯艳飞说,接下来,湖北将全力以赴把湖北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武汉科创中心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中的主引擎地位,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金台资讯2024-03-09

 

 

广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文章下载

广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推进改革,以改革的确定性驾驭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以高质量改革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激活动力、增强韧性、提升优势。对照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广东要瞄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纵深改革,以高质量改革构建高质量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全国领先,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东“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广东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持续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高质量布局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战略思维和系统谋划,全面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着力破解制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营造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良好环境,全面充分激发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二要深度释放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加快《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立法。全面总结广东科技创新实践和科技体制改革成功经验,全面吸纳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各方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的基础核心制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

三要依托大湾区科技资源及平台优势,高质量深化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体系作用,创新并持续优化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强化法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科技创新生态,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2023年广东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制定实施“1+N+X”政策体系,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

补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难题,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一头号工程为统领,广东须持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落后区域发展活力与发展能力,强化增长极、都市圈、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要以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为重点,建立县域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域发展自主权,健全县域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优化产业有序转移机制,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二要强化先发地区对后发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健全都市圈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珠三角三大都市圈与粤东粤西两个都市圈建设,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联动推进,完善都市圈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增长点、增长轴、增长圈、增长带之间多层、多渠道、多方式联动发展,推动更大范围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新型帮扶协作、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等机制,推动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

三要畅通城乡区域要素流通渠道,推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体制一体化,完善县镇村市场网络体系,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内生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实施机制,完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逐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水平衔接。

深化制度型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开放发展是广东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2023年广东以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牵引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继续稳居全国外贸第一位置,“跨境电商”赛道异军突起,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量质齐升,开放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新的战略态势和战略优势,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发展空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广东要着力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以高质量制度型开放倒逼高质量制度性变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高质量开放发展新优势。

一要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制度型开放,率先形成国内外开放一体化新体制,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衔接的制度体系,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扎实推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全面提升自贸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水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优势,以对接港澳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有效贯通、高效联通、深度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迭代升级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改革。一体化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办事标准、流程、时效与珠三角接轨。探索在深圳和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进竞争中性政策,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集聚全球资源,吸引全世界优质企业投资。

三要立足大湾区优势深化市场化改革,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依托大湾区经营主体多、市场联系广、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开放性强等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有序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市场体系支撑。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大项目“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研究”(GD23ZD02)阶段性成果

南方日报2024-02-26

 

 

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文章下载

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主攻“产业科技创新”,江苏马力全开

击鼓催征扬新帆。2月18日,江苏“新春第一会”吹响创新号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是目标定位,重点要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奋战新年开新局。全省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马力全开,已迅速投入新一轮创新大潮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科技根基。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开展“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攻坚年”行动

2月18日,常州市启动2024年“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暨重大技术需求征集活动,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诚邀具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创新联合体等前来揭榜。

2月23日,苏州市举办校地成果转化座谈会,元禾控股、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苏州大学、苏创投集团等高校院所和创投机构,就科技成果转化交流经验、探索路径,助力苏州产业创新发展。

放眼江苏,各地均已亮出新年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向产业科技创新发出“总攻”。

“‘新春第一会’为我们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划出了施工任务。”在2月20日省政府召开的“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专场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表示,今年,科技系统将扎实开展“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攻坚年”行动,努力实现“策源、攻关、聚合、赋能、集成”五个突破,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推进“1820”基础研究“策源”突破。江苏加快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中心,强化实体化运行,实行“里程碑”考核。遴选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40个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省杰青、优青计划翻一番。探索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在科研选题、项目组织、科技奖励、高端人才引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江苏围绕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及新型储能等领域,部署40项科技重大攻关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标志性产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在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类脑智能、未来材料、固态电池等方向,部署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增创新动能新优势。编制未来产业“一图三清单”,加快前沿技术、示范企业、科创园区、应用场景、标准规范等“5个100”布局,更好地开辟和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推进战略科技力量“聚合”突破。江苏打造一流高端研发平台,全方位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运行,推进紫金山、太湖、钟山、云龙湖实验室和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全力支持中国科学院在苏科研机构建设。面向长江经济带开拓江苏实验室联盟,深化与优势产业链的适配融通。

推进区域协同创新“赋能”突破。江苏围绕“一带两极三圈多点”创新布局,支持南京、苏州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构建环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创圈”,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融合发展。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组建10个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和8家概念验证中心,打造创新企业集群,形成创新矩阵引力场。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集成”突破。江苏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大人才激励与减负力度,推动更多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修改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扩大赋权改革试点,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发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开年跑出“加速度”,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新春伊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麒麟新园区一派欣欣向荣: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湖所已全面启动搬迁,南京天光所部分实验室仪器设备已搬迁并投入科研调试……入驻新园区的中国科学院在宁科研院所,将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的院地合作,正在向更高层面、更高质量进发。2月18日,在江苏“新春第一会”上,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政府签署了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资源环境、先进材料、天文、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方向,强化科技布局、促进集聚发展,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

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过去一年,南京分院各科研院所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夸父一号”卫星数据和科学软件面向国际正式发布;“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示范”相关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展;研制成国内领先的GaN蓝绿光激光器和全球首款单片式全彩Micro-LED微显示芯片;研发的国产首台多重核酸检测仪取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打破了相关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今年,南京分院将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分院将积极推动各科研院所组建“大兵团作战”的攻坚团队,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将加快推动稀土、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四个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加快推进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和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围绕国家和江苏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今年南京分院还将积极推动设立院省合作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城市,推动科技成果集中开展工程化示范与成果转移转化。

同时,聚焦院士专业领域,南京分院将组织开展“院士专家结对产业”活动。围绕地方政府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组织由院士领衔的产业链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院士、专家担任南京相关重点产业导师,深入园区、企业一线调研指导,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浇灌“科创花”,结出“产业果”

在位于昆山的苏州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长达80多米的自动化超高强度柔性辊压产线,利用40多个轧辊模具紧密配合,将一块块钢板塑造成各类形状复杂的钢制结构件。从2020年公司创立至今,这家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江苏产研院”)以“拨投结合”模式支持的重大项目公司,从“白手起家”到现在一年超过2亿元的销售额,靠的是产品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

“技术研发是产品的核心,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辊压成型技术,填补了国内钢材复杂形状成型的技术空白,我们开发的一款钢制新能源电池箱,采用超高强钢,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的重量大大减轻、铝合金成本减少了50%以上。公司成立至今短短三年,就已成为我国主流的新能源车电池盒供应商,获得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合作项目。”该公司董事长晏培杰告诉记者,亿创特的发展,离不开省产研院拨投结合、团队控股的支持模式,让企业敢拼敢闯。

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介绍,为了支持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项目落地,该院以具有创新性的“拨投结合”方式,帮助有潜力的初创公司重点解决团队技术评价和早期项目融资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时,给予项目团队研发运营主导权,利用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熟化,承担创新失败风险、共享项目成功收益,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推动了一批具有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实现转移转化。

“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产研院责无旁贷。”刘庆介绍,过去的一年内,该院在三大方面重点落脚。“一是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机构,这是我们的核心责任之一。二是突破一批制约现有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此,我们梳理了技术难题的清单,已和350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了联合创新中心,累计征集了近1800项技术难题,并在其中筛选出100多项企业难以解决、愿意出资解决的问题,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进行攻关。三是培育一批对未来产业发展可能起到重要影响的项目,我们在2023年实施的重大项目数量跟2022年比差不多翻了一番,有近30项重大项目在2023年实施。”

人才培养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要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针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我们能做点什么,也是我们持续思考的问题。”刘庆介绍,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江苏产研院正在申请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旨在借助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培养未来的工程师。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

2月19日,为助力海洋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南通市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南通大学等高校,共同举办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讨会;2月21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淮安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需求,2024年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淮安市举办……龙年开工以来,全省科协系统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多项学术研讨活动,大力推进科技经济融通发展。

“去年江苏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科协系统承担了其中8项任务。我们围绕江苏重点发展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积极构建完善科创载体平台、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介绍,2023年,省科协积极培育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学会组织,围绕关键领域组建8个省学会联合体;推动全国学会在江苏建立13个实体平台,建设25家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力量。同时,推荐苏州、无锡、常州入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推动建立15个“科创江苏”试点县(市、区),服务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围绕“新春第一会”主题,今年全省科协系统怎么干?过利平表示,省科协将开展6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更大范围汇聚创新资源。全力支持在苏顶尖科学家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建好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紧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大关键领域学会联合体培育扶持力度。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基础研究领域学会作用,助力建设培育一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优势学科,努力实现更多“从 0 到 1”的原创性突破。推动院士专家领衔开展科技攻关,助力解决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推动科技成果社会评价奖励。实施“科技期刊强刊工程”支持计划,为科研攻关人才提供科研成果发布载体和学术交流平台。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依托学会联合体,发布全省年度“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和“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扩大“科创江苏”试点县区覆盖。围绕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100个全国学会与100家省级以上经开区、高新区开展合作,加强建设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和学会产业研究院,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万名专家进万企”行动,动员引领院士专家走进企业,创建“科学家+企业家”合作模式。推动科技型企业家担任市县乡科协副主席,举办企业创新方法大赛、“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快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人才。

深化科技开放交流合作。用好国际科技组织网络资源,密切与海外科技团体的联系,依托全国学会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吸引全国学会来苏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奋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着眼创新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易中懿表示,今年江苏“新春第一会”聚焦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以实干实绩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的担当。

易中懿介绍,省农科院作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农业科研单位,始终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主动呼应产业和技术双重变革和消费结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科研力量布局、创新“团队+协同”科研组织方式、探索“公益+市场+平台+智慧”成果转移转化范式,在粮油作物、优质果品、花卉苗木、智慧农业、绿色低碳等领域持续培育产出一批管用实用科研成果。在江苏主推品种和技术中,省农科院占比达到70%,为江苏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23年,江苏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72%,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趋重要。“在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时代要求下,我们将立足主责主业,坚持以服务产业作为根本使命,主动思考、积极作为,打造‘创新矩阵’,完善创新生态,奋力建设有影响力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易中懿说,2024年,省农科院将紧扣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产业安全,加大种源、农机装备、农业绿色技术等领域攻关力度,推进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卡脖子”难题,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性新成果,提高供应链韧性。

省农科院聚焦江苏“土特产”培育,将重点打造“4+13+N”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并围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和共性关键技术,凝练科研课题,产出一批符合优势特色产业升级方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同时,省农科院将加速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既关注产业未来,更加关注未来产业,拓展新赛道,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应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另外,省农科院将持续深化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协同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撒手锏”技术,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文章”

如何让前沿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快车道”畅通无阻,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长期扎根江苏、服务江苏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下称“28所”),以多年的探索实践,为加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经验。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产业需求是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文章’一起做,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并进。”28所党委书记,电科莱斯董事长、党委书记毛永庆表示。

“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驻苏央企,28所将一如既往扛起使命担当,从几个方面进行突破。”毛永庆说。

首先是加速战略科技力量聚合突破。多年来,28所建设了空管全国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创新平台,以及6个省级创新平台,平台资源位列江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同时,与紫金山实验室、南京大学等重点单位和优势高校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并积极与华为、科大讯飞等行业优势单位开展合作,协同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推动新域新质能力生成,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

其次是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毛永庆告诉记者,近年来,28所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重大创新项目,成果有力支撑了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新实践。打造的淮安中小型智慧机场国产化建设样板工程,被中国民航局明确为中国民航“智慧机场”的示范标杆;道路交通产品服务南京市主城区3000多个路口,助力南京连续获评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

最后是加速产业协同创新赋能突破。2023年,在产业平台打造上,28所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这一年,28所旗下莱斯信息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旗下溧阳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莱斯电子、莱斯网信、扬州莱斯相继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提供重要平台。“依托这些重要产业平台,我们将积极发挥民航空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并按照产业同链、技术同源的思路,为江苏省低空经济、生态治理、应急管理等发展贡献完整的解决方案,全力支撑江苏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毛永庆表示。

“展望2024年,28所将积极在江苏省内高水平创新平台矩阵中多方联动,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协同发展,全面助力江苏省未来产业培育,支撑江苏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迈进。”毛永庆说。

交汇点2024-02-28

 

 

大湾区五载科创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雏形渐显 文章下载

大湾区五载科创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雏形渐显

大机遇 大文章丨大湾区五载科创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雏形渐显

无人驾驶的汽车在道路上穿梭、时速160千米的地铁在隧道中飞驰、全自动化生产的无人工厂高速运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自2019年发布实施以来,5年里,《规划》中提出建设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雏形渐显,科技力量在大湾区茁壮成长。

回首五年光阴,粤港澳大湾区以“制造基底+创新基因”为核心竞争力,凭借粤港澳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在全球科技竞争浪潮中崭露头角。

五年间,粤港澳共建科研基因越来越强,联合实验室的数量持续增长,联合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介绍,2023年度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立项数量达18家,包括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粤港澳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等。

五年答卷中,在制造业基底下的“成果转化效率”同样振奋人心。对比过去,大湾区创新生态越发宜人,产业生态更加多元。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过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所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学、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更是从发明专利、PCT专利、同族专利、专利被引频次四大维度分析比对世界其他几大湾区后得出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在专利综合能力上位列榜首。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透露,广东现正与香港创新科技署、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支持粤港澳三地创新主体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合作,打造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合作高地,并积极构建粤港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联合体。

五年来,广东还着力建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形成示范,以助力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南沙应继续在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粤港澳合作以及产学研转发等方面重点发力。”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国伟表示,该司这些年在南沙发展迅速,对于南沙未来的科创发展,他有信心。

肖国伟认为,未来,随着南沙科学城的建设加快,中国科学院系统、大科学装置、高端科研平台等对南沙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这将助南沙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中的“龙头”和“中心枢纽”。

与肖国伟一样,深植大湾区这片科创沃土,众多科研工作者对大湾区未来的科创发展满怀信心。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对于时下颇受关注的低空经济,大湾区重要一极的广州正进行前瞻性和长远性的布局,着手构建行业生态和产业布局,打造低空经济“样板城市”,并将低空经济产业打造成为广州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有信心、有决心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助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他说。

记者 王坚

中国新闻网2024-02-19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处“落子”成就大发展“好棋” 文章下载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处“落子”成就大发展“好棋”

◎本报记者 华 凌

编者按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报《两会特刊》今起推出“创新驱动筑高地”系列报道,展现各中心立足区位发展优势,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营造创新生态等方面的思路和实践。

翻开世界地图,在众多国际化科技创新之城中,北京仿佛拥有一种“魔力”,汇聚顶尖人才、云集“独角兽”企业、吸引创投资金、集聚科研资源……这个城市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创新体系,日渐成为国际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地,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实现新跃升。

“北京市将始终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记‘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子’,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月2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一个个有关大国重器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2023年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启动试运行。它将对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2024年2月7日,成像设施二期建设的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开工,将补齐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大科学装置的功能短板和最后一块拼图。

截至目前,已有37个科技设施平台落地位于怀柔科学城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子午工程二期、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成为全国科技设施平台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逐步进入运行后,各方将充分利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优势,做好开放共享,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聂常虹表示。

2023年,北京在清华大学联合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国际创新中心指数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三。

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北京正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近年来,在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北京大力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建工程,在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

如今,北京拥有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一。面向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北京以全新的机制建设8家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创新,统筹推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关键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在此基础上,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北京涌现。同时,北京还布局建设了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由此,北京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差异布局、协同联动、体系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格局。

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包干制’让科研人员从各类繁琐的报表中解放出来,得以专心致志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卢剑是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包干制”试点中首批“吃螃蟹的人”。

围绕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北京全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多点突破,为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基础制度建设探索有益经验。北京相继出台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以及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等政策。

无需编制经费预算、经费使用更灵活、报销不用找票贴票……2022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4家试点依托单位共提出2023年度市基金各类项目申请2372项。其中,仅无需编制经费预算一项,至少节省了2372天的申报时间,减少经费调整次数200余次。此外,有超过80项试点项目,因“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解了燃眉之急。

张继红表示,为落实中央部署,北京依托中关村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实施24项重大改革,出台50多项配套改革措施,充分发挥压力测试、试点突破的作用。同时,北京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

随着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加快推进,北京最大限度激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潜力和活力,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为了做好科技园区建设这篇大文章,北京积极探索高品质科技园区发展路径,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

在“聚人气、聚科研气”方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吸引20家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4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3家新型研发机构和4家科技领军企业落地发展。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位于中关村软件园。该研究院科研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介绍,作为北京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之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迈出先行先试的步伐,集聚科研力量,将资源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打造产学研全链条畅通的科研平台。

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支撑产业发展,将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君科华仞(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为科学家做研发外包和生产工具外包的服务型企业引进园区,并与园区内企业合作共建30余个关键前沿技术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近年来,北京市布局高精尖产业发展,出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和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约占全国高新区的六分之一,“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以不足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未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支持高品质科技园区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产业促进服务能力、增强园区整体创新实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集聚一流创新资源要素、培育特色主导优势产业、提高节约集约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科技日报2024-03-04

 

 

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文章下载

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GDP迈上3200亿元新台阶

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月22日,春节后第一周,成都高新区即召开全区工作会议,释放开局就加速、起步即冲刺的鲜明信号。

会上获悉,2023年,成都高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施“十大突破”行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活力更加澎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1.2亿元、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5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74.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646.4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连续4年排名全国同类第1位。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成都高新区将坚持“挑大梁、走在前、作示范、强辐射”,锚定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定位,重点实施8个方面“提质见效”,6个方面重点突破,以服务全面提升凝聚高质量发展奋进之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新篇章中作出更多高新贡献。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GDP迈上3200亿元新台阶

过去一年,成都高新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创新动能加速生成,开放协同持续深化,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200亿元新台阶。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2023年引进重大项目及高能级项目36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

电子信息产业企稳回暖,2023年,成都发展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总投资630亿元的全国首条、全球第二条高世代AMOLED项目签约落地;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辰显光电Micro-LED生产基地项目,将成为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GE医疗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首批次回旋加速器下线。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壮大向好,规上数字经济属性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57.2亿元、同比增长19.1%,新引进总投资60亿元的美团西南总部、30亿元的凌宇智控VR眼镜全国总部等项目。此外,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微波射频“一园三区”、车载智能系统“一核一区一基地”等专业园区启动建设。

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新质生产力逐渐积厚成势。2023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强化,4个研究中心实体运行。新增国家级平台5个,累计达66家;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揭牌投运,聚集国际顶尖PI领衔的实验室8个;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专业化的中试首选地,首创“中试+”生态理念,34个中试平台累计服务中试项目756个,助力融资超18亿元;“岷山行动”稳步推进,累计孵化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微电子先进封测技术研究院等项目15个,形成技术突破14项;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2家,在孵企业首次突破2万家。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成都高新区组建产业基金30只、总规模738亿元,天使基金、科技信贷产品规模突破“双百亿”,天使母基金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企业是一座城市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厚实家底和强大底气,要持续提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该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培育经营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全年新增企业3.8万户,德州仪器、倍特药业、巨量引擎等18家企业规模突破百亿元,新增上市(过会)企业7家。本土领军企业通威集团跻身世界500强。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高新区汇聚各类人才超80万人,其中国家级和四川省、成都市人才1728人;有效期内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0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781家,累计培育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37家,全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数稳居中西部第一。

实施8个方面“提质见效”

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重点实施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片区重大项目、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文旅消费IP培育、区域协同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城市治理、安全治理8个方面“提质见效”,持续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走在前、作示范、强辐射”。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抢先布局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正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AI等21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

今年,锚定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厚植链主企业比较优势、未来赛道竞争优势、专业园区引领优势、产业基金赋能优势、领军人才聚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转化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成都正聚焦“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24个重点片区,成都高新区承担了其中4个重点片区建设。今年,聚焦“夯基垒台”到“功能提升”,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将突出“优化调整”,推进工业上楼,将新显EOD等两个组团率先打造成产城融合示范区;未来科技城将突出“集聚发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进公服配套等项目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将突出“兴产聚人”,力争生物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带动生物城人口增长50%、突破2.4万人;交子金融商圈将突出“金融赋能”,加速科技金融、产业金融集聚发展,提升国际知名度。

此外,成都高新区今年还将通过稳龙头促回升、稳规模调结构、稳预期优环境,推进外贸提质见效。围绕SKP、交子大道等地标打造世界级交子金融商圈,打造玉林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培育高新消费IP。深入探索“双飞地”合作模式,围绕“创新研发在高新+转化生产在市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60项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推进与大邑和都江堰联动发展。持续提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继续加快补齐治理和民生短板,将经济发展的优质成果加快转化为市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品质生活。

“除了8个方面‘提质见效’,今年还将推进6个重点突破,推进工作走深走实。”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将在算力布局上力求突破,采取市场化方式建设算力调度平台,提升“算力+算法”服务能力;专业化园区建设在要素集成上力求突破,在园区综合性、服务性和“5+N”创新生态上再提升;链主企业服务在精准高效上力求突破,采取“项目管家”模式,做好暖心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在量质齐升上力求突破,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企业;“四上”企业培育在政策支持上力求突破,将出台支持企业“四上”政策“11条”;智改数转在助企转型上力求突破,重点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

明确今年为“服务全面提升年”

让企业人才群众感受到高新服务温度

“我们将全面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思维、服务能力、服务体系、服务机制,以更大力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更强担当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以更实举措服务社会民生需求,让企业、人才、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高新区服务的温度、力度。”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本次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明确2024年为“服务全面提升年”,旨在通过此举向全区发出总动员,聚焦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将服务内涵从传统的营商环境扩大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我们将坚持‘用户思维’,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从企业群众需求角度来审视政策效应、服务质效,真正以‘换位’换理解、以真心换真情、用实干换信任,提供具有辨识度、显示度的‘高新服务’。”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成都高新区将全力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一企一档”,开展企业“金融画像”、楼宇和用地“载体画像”“人力资源画像”“科技画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

为持续做优企业服务,成都高新区今年还将发布“免申即享”清单。“我们把‘免申即享’可行性评估纳入新政策制定的必要流程,结合实际对已印发执行的政策开展‘免申即享’适应性改造,全链条打通堵点卡点,力争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率达30%。”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高新区坚持以“民声”定“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3年,成都高新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完成投资136.8亿元,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群众超5万人,“家门口的运动场”加速倍增,更多体育新地标让市民群众乐享健康生活。

今年,成都高新区还将实施“筑梦高新”行动,按需筹集新建人才公寓1580套、推动上市销售3200套以上,让各类人才在高新区成就事业的高度、享受家的温度。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按期投运区妇女儿童医院,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今年三级医院达到10家(其中三甲医院4家)。在全区推广老年人居家智能安全监护项目,为有需求的空巢独居老年人提供“一键通”紧急救援服务。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与企业同奋斗,让企业做创新的主角,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撒手锏”技术;视人才为珍宝,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群众办实事,“致广大,尽精微”,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高水平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见效,奋力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高新网2024-02-23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文章下载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本报记者 王 春

上海,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念兹在兹。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时不我待,朝乾夕惕。10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海一刻不停,“一棒接着一棒干”,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在关键技术领域厉兵秣马。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跨入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新阶段。

超前布局

提升战略科技力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现状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上海必须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上海市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源源不断地形成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向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在前沿领域、战略关键领域,上海准确研判、超前布局。瞄准国家战略急需,上海全力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一大批大科学装置、计划应运而生。随着上海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陆续启动建设或建成,世界最密集光子大科学装置集群能级持续提升。目前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达20个。一件件“国之重器”悄然诞生,不断助推中国跻身创新“领跑者”阵列。

近年来,上海主动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等大科学计划,从大科学计划的参与者逐步转变为组织者。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这一计划将构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导航图”。

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多个前沿领域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的发起地。这些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装置使科学家们既能在人体的极小维度上,也能在宇宙的极大尺度间进行探索。

瞄准科技前沿,上海抢先落子:李政道研究所、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研究机构集聚,为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赋能。

面向前沿赛道和共性技术,上海前瞻布局了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与400余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起,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引擎。丰富的载体、灵活的机制,正在畅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快车道”。

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从0到1”“从1到10”的创新全过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核聚变”效应。

“这是创新的10年,上海科技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上海—苏州集群排名上升至全球第5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显示,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说。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敢“啃最硬的骨头”。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要坚持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不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力基础研究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瞄准风口

培育高端产业集群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铿锵前行。

在生物医药领域,2023年获批上市的沪研1类创新药有4款,149个3类医疗器械获注册证。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呋喹替尼等两款肿瘤治疗药物在美国获批上市。

成果密集发布的背后,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厚积薄发。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经涵盖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全链条要素。近五年来,上海诞生1类创新药20余款,生物医药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不少生物医药相关的首款、首创、首次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找好动力源、释放新动能。2023年底,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基因编辑、合成生物、AI生物制造、人型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氢能等新兴产业在上海蓬勃发展,正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目前,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多种全新靶向DNA和RNA基因编辑技术,已拿到了中国和美国的专利授权。

“智造”成为上海又一张代表性名片。截至2023年底,146家车企、161个品牌在上海累计推出新能源汽车127万辆,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工业上楼”“工赋链主” 一系列新模式、新范式正在改变着上海工业的形态……大到飞机、船舶,小到衣服、零件,数字化、智能化正在为制造业做“加法”。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今年上海将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方案”。

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预计达10%左右;2023年上海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万家;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有89家,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不断改革

完善创新生态环境

上海的创新生态环境,就像热带雨林,水草丰茂,繁花似锦。

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周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稳蹄疾,不断为创新“第一动力”做强引擎。

“上海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创新企业‘量体裁衣’。”徐枫说。在过去的一年,布局“基础研究先行区”、超前孵化培育“耐心资本”、政策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共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打出一套科创“组合拳”。一个全链条式科创政策供给体系已然成型。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我们以强有力的制度创新,支持科学家‘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骆大进说,为加快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科委正在完善基础前沿和交叉领域重大科技布局,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高价值、高风险研究。2023年底,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成立,宣布建立10年长周期稳定投入支持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

“敢”字当头,上海科技创新引领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科研经费“包干制”、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等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形成了新时代科技创新领域的“勇闯上海滩”现象。

近些年,上海着力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先后启动和推进了科创“22条”、科改“25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增强创新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浦江奔流,东方潮涌。上海坚持布局全过程创新链,培育未来“核爆点”,向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勇毅前行。

科技日报2024-03-05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