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工信经信-热点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xx经信局

题目:探索智慧城市的跃升新路径

资料提供时间:2024-04-17

目录

更多

广州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跃升新路径 文章下载

广州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跃升新路径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的建设思路,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广州提出要坚持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之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打造更高水平的数字广州,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实现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新跃升。这与中央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的宏观战略布局高度一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有助于切实提升广州城市品质,真正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

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广州优势

宜居城市建设有基础。广州重视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历史要素,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居民的归属感。比如,注重环境规划的空间布局,注重绿色空间和公共区域设计,着力改善城市绿化、空气质量,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关注社会和谐与多元文化背景,注重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均衡优化,加强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培育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高品质生活体验。

韧性城市建设有能力。广州重视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强化技术赋能,推进应急管理指挥实现一盘棋、智能化,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显著提高。例如,推进公共排水设施“一张图”管理工程,建成全流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优化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应急能力建设,增强安全设施韧性;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注重各方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推行社区应急响应计划,围绕社区建设需求,优化社区支持体系,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充分激发民间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社区建设韧性。

智慧城市建设有条件。广州初步构建起公共数据资源一体化格局,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条件,有效支撑了城市数字化转型。如围绕城市居民民生需求,强化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优化智能医疗与智慧教育等举措,提升社区服务的便利性,具有较好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基础;搭建“双千兆”网络,优化数据中心机架,构建较为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形成全国领先的城市治理数字底座,具有较好的智慧城市建设硬件基础;首创“数据经纪人”,率先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推进智慧城市数字治理转型,具有较好的智慧城市建设动力基础;创新打造“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响应速度,具备智慧城市建设运行基础。

加快实现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跃升新路径

宜居是建设之本,可以通过空间优化、容貌提升与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生活宜居提质。城市是各类资源聚集的密集空间,城市建设必须将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围绕人民的民生诉求,配置最优资源。一是优化城市规划空间。适应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特性,转变“无序扩张”的城市发展状态,强化宜居安居的城市规划理念,优化城市规划设计,构建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二是推动城市容貌升级。充分利用城市更新的各项举措,促进居住、商业、文娱功能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进行城区有机更新改造,有组织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统一,推动城市容貌品质升级。三是持续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活宜居舒适的目标需求,围绕城市发展的品质内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空气和水质量,加强绿化建设,构建生态优美的生活空间,保护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

韧性是建设之要,可以通过体系构建、经济发展与社会参与,实现城市建设韧性培育。韧性城市建设为城市风险治理提供全新思路。培育城市安全韧性、发展韧性和社会韧性,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促进城市生命线体系化建设。合理布局城市给排水管网、电气能源、桥梁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科学统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构建高效适用、安全可靠、韧性强劲的现代化城市生命线体系,实时安全监测,预测与识别城市各类潜在风险,强化事前预警体系,系统化提升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培育城市安全韧性。二是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培育多种行业的产业链条,避免城市发展对单一产业的过度依赖,优化城市发展的产业结构,形成类似的产业聚群,围绕市场准入与要素获取,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动力,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夯实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增加城市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培育城市发展韧性。三是促进公众参与组织化动员。针对城市发展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构建基层应急动员网络,鼓励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解构城市复杂性治理特性,强化社会组织的动员能力,强化针对性应急能力培训,实施常态化应急演练,提高社会的风险防控和风险应对能力,培育城市社会韧性。

智慧是建设之基,可以通过理念更新、智能服务与平台共享,实现城市治理智慧赋能。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促进治理过程的高效发展,强化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是实现智慧城市治理理念更新。围绕城市发展的宏观需求,积极吸收各种技术手段,更新智慧城市治理理念,运用政策工具,制定清晰的智慧化治理战略,明确智慧治理的目标和路径,确定智慧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整体推进城市智慧治理。二是推动政务数字化系统升级。强化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优化管理流程,持续推进智能政务改革,增强政府组织的适应性调整,构建“一网通办”服务体系,推动数字化政务场景建设,强化数字资源整合,促进政府管理体系的一网统管,实现智能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为群众提供智慧、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是构建智慧化共享平台。围绕城市治理需求,积极吸纳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和要素限制,优化数字治理的使用场景,简化政府流程体系,强化政府部门的多方协同,构建城市智慧化共治共享平台,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互通共享”,进一步实现数据的跨部门流通和联动,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广州日报 2024-3-5

 

 

智慧城市的县域样本 文章下载

智慧城市的县域样本

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和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而构建的新形态城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智慧城市已成为今后城市规划的新方向。

2023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持续增加,技术不断革新,主要发展领域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应急和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不仅能够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应对环境变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以人为本,城市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和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包括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使城市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2023年12月,智慧城市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近日,《小康》杂志社借助中国数据情报公司数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独有的开源情报分析大数据平台,对全国除直辖市所含区与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757个县域行政单位进行了大数据筛选,找出了100个独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典范样本。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20个样本,它们分别是: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苏州四城备受关注

亮点:大数据+智慧,创新应用一骑绝尘

前不久,2023年度中国智慧城市奖项评选颁奖典礼,昆山市获“2023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奖”。

作为昆山城市门户,鹿路通已建成由双中心构成的“高可用、高并发”城市平台,汇聚实名认证用户超600万个。同时,该平台积极拓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按照“一个信息平台、一套服务体系和管理规范”的思路,成功打造昆山智慧停车服务平台——“牡丹停”,实现昆山全市停车“一张网”,提升群众停车便利度、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整体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牡丹停”高效整合车场查询、泊位查询、停车诱导、无感支付等功能,在停车资源配置、车位使用率、周转率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缓解停车资源错配、车位缺口等问题,以“小车位”换取“大民生”,同时有效弥补原先车场管理的薄弱环节,实现停车资源在不同规模、类型车场之间的统一调配。

前行江阴市正在运用数字技术,发挥城市“一网统管”作用,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供图/受访者

目前,该平台已接入472个停车场和100200个泊位,使用了地磁、路侧停车装、巡逻车、PDA收费终端、一体化闸机等设备。相关设备覆盖昆山市封闭停车场和路侧停车场,均实现与停车云平台联网,其中有216个停车场和57条路段实现了无感支付。

本次受关注的苏州市姑苏区已连续两年入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创新提出“古城细胞”治理理念,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古城保护、网格治理、联动指挥、社区服务的赋能作用。围绕古城 14.2 平方公里,以“绣花功夫”实施街坊信息普查工作,建立健全保护对象全息档案;以“工匠精神”实施文物建筑三维建模工作,精确还原文物建筑全貌和主要构造。全面开展“姑苏 CIM+数字孪生古城”建设,实现全主体映射、全要素感知、全场景赋能,提升信息化成果在文物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实践应用。

姑苏区建设“全要素网格通”App,网格员可实时对问题事件和基础信息进行巡查、发现、采集、上报、核查等全流程作业,将网格治理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一标多实”数据应用平台,以二维码“数字门牌”为基础载体, 汇聚基层治理资源,促进综治网格和警务网格深度融合,构建基层治理“一张网”,携手保障社会安全。同时建设城市运行联动指挥平台,搭建区域全覆盖的联动指挥“中枢”。建设视频共享平台和感知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统筹管理各类视频、感知设备的建、管、用。建设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流和协同能力于一体的融合通信系统,实现对基层专业人员力量的统一调度指挥。深度整合街道一体化平台和街道联动分中心平台,将指挥调度能力下沉至街道分中心及联动工作站,实现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 推动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落地生根。

而苏州市吴中区将大数据融入吴中政府监督、产业建设、民生治理之中,用实际行动演示了何为以数治市。至此,一幅吴中数字化新区建设的画卷正在娓娓铺陈开来。随着互联网、电子政务的发展,吴中区各政府部门、各公共事业单位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资源内容逐渐丰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这种快速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各自为营的现象比较严重,并呈现出多种多样、存放地点分散、传输方式不统一、获取方式也各不相同等多种问题,造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各种公共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有感于大数据的强大功能,吴中区打破重重壁垒,最终制定了“大数据+智慧吴中”三年行动计划。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吴中区深度利用政府及社会数据资源,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服务效率,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解决目前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的难题,推动“大数据+智慧吴中”的整体发展,最终通过大数据运用实现政府数据资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苏州太仓市十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民生各个方面。此前出台了《全面推进数字苏州建设太仓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建设,做到数字化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持续壮大和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并提出高水平建成若干个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如今,太仓在数字城管、智慧停车、智慧城市双网融合等城市智慧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已经取得成效。

太仓市还建设了首条智慧化道路,作为太仓首条试点智慧路灯样板道路,工程采用合杆设计,全路段使用多功能交通一体式综合杆,集成路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监控、路名牌等设备,实现交通、公安、通信的资源整合。同时,搭载智慧屏,预留5G设备接口,实现视频发布、无线互联等多种功能,推动城市服务与城市管理的智慧化。

“智慧+”助力深圳龙华

亮点:“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城区”三位一体

此次受关注的深圳市龙华区,近年来,主动拥抱数字浪潮,率先确立以数字化发展为核心的战略路径,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城区”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尤其是对“智慧+”城市治理进行积极探索,在探索数字治理应用场景、全面开展数字城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便民无小事。龙华区创建1分钟码上办“指尖服务”、3分钟红色卡口“便民服务”、10分钟党群阵地“暖心服务”、30分钟奋斗文化“人文服务”以及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推广提升“一社三会”“书记茶话会”模式,上线“书记茶话会”应用,全区累计举办“书记茶话会”810场,收集民生诉求1946条,这种轻松自如、平等对话的方式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

推广“城市眼睛”“时间银行”“积分超市”等项目,建成16个“暖心柜”,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和困难群众,成立45支数字治理“小蜜蜂”义工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创建等系列活动,让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变为热爱社区的参与者。

龙华区大力推进民生诉求一网统管,升级@龙华——“民意速办”平台,整合12345热线、信访等12大类民生诉求渠道,出台《龙华区“党建引领数字治理”统一分拨平台管理办法》。强化风险预警管理,推广AI网格员,AI赋能上万路视频摄像头,智能识别城中村消防通道堵塞、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隐患事件,识别率达90%以上。健全月报、周报、日报事件研判分析机制,为各层级决策指挥提供参考。此外,龙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探索数字治理智慧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累计上线“数字抗疫”、生命关爱中心等45个智慧应用场景。

目前,依托数字孪生基座建设智能决策中枢,龙华区开展了“智慧流调”、工程项目“规建管用”、自建房隐患排查、消防管控、水务应急管理等未来城市场景实验,并依托项目建设的配套运行环境,探索孪生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助力分析龙华区在交通出行、人口、产业等方面的规律和趋势,揭示城市治理短板,为龙华区“雾治理”提供智能支持。

近年来,龙华区政务服务也在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数字化能力融入到政务实践的场景中。一方面,推动政务服务电子化改革,全市率先推出15项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累计惠及辖区近11万居民。另一方面,实现140项事项“无感申办”、447项事项679种情形“不见面”审批,电子证照调用次数超过156万次,位居全市第一;推出99项无人工干预“秒批”,业务量突破30万件。

江阴打造“数字城市”

亮点:建强“城市大脑”,发挥“一网统管”重要作用

前不久,江阴召开2023“数字江阴”推进大会。人工智能、智慧管理、工业互联……透过大会这扇窗口可以看到,在江阴,数字经济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江阴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局长江国虔说:“我们将以此次‘数字江阴’推进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数字江阴’建设牵头统筹作用,加快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持续注入数字政务新动能、稳步提升数字治理新水平、不断丰富数字生活新场景、全面构建数字生态新体系、全力打造数字基建新引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数字江阴’建设新篇章。”

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建强“城市大脑”。江阴市城运中心主任薛松表示,中心始终把市民需求作为第一出发点,不断提升智慧城市的民生“温度”与生机活力。

薛松说:“市城运中心将持续建好用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做实联勤联动指挥,发挥12345‘一号总管’作用,推动各部门快速联动、高效处置,充分运用‘城市之眼’视频监控和‘城市之感’物联感知平台,提升对城市潜在风险的预警感知能力,做好辅助研判决策、做强数据共享赋能、做优智慧应用监管,全面助力‘数字江阴’建设。”

数智惠民,擦亮百姓幸福底色。近年来,江阴市民、企业单位都有这样的感受:办事不用携带过多证件、小事可直接线上办理、项目审批有专员全流程服务……一个个智慧城市愿景从理想照进现实,稳稳托起民生幸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江阴正快马加鞭建设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契约城市建设既可有效降低企业合约签署及管理成本,又能帮助企业建立积极引领数字化建设的标杆形象,已成为企业降本提效、防范风险、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江阴市数政局在推进契约城市建设过程中,除了为企业提供电子公证合约签署和电子公证人资管理系统,在便捷签署的同时解决企业发生纠纷后举证难的问题,还利用电子公证技术和可信数据能力输出,联合银行创新上线“区块链+公证监管账户”,解决在不动产交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

惠企便民打造数字政府新亮点。近年来,江阴持续擦亮“澄心办·办澄事”营商品牌,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更新专班服务项目清单和“拿地即开工”储备库,助力重大项目早拿地、早开工;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紧扣个人、企业、项目“三大全生命周期”,不断充实服务内涵;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积极落地身份证、营业执照、出生医学证明等电子证照,在网络端、移动端、自助端等渠道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政务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数字连接无限未来,建设数字政府是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市数政局将深入实施“一网通办”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城市数据底座,应用统一支付、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智慧物流、统一电子公证、AI智能预审等,从个人、企业、项目三个维度不断深化全周期服务,对单事项通过全流程电子化,对多事项按照“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不断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

目前,江阴市正在运用数字技术,发挥城市“一网统管”作用,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2023年,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重点培育社情民意分析平台、智慧社区等10个重点运用场景,实现城市管理的精准高效。

全域智治撬动杭州三地

亮点:全域智治、一码速达,数字赋能现代化

浙江杭州,数字之城;杭州滨江,创业热土。2022年,高新区(滨江)获评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第一名,自2022年8月启动“民呼我为·滨安码+一网统管+基层智治系统”建设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条抓块统、整体智治”理念,通过机制重塑、业务协同、数字赋能等途径,探索具有滨江特色的“1+6+X”基层治理模式。

高新区(滨江)“1+6+X”具体指,“1”的“一网统管系统”带动“6”的指挥调度中心、事件任务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并以“X”个分布在政治、经济、法治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形成立体、全域、全联动指挥作战体系。

数据跑腿主动靠前服务,高新区(滨江)更将参与社会治理的大门向全区居民打开,辖区内目之所及的不少地方贴有“民呼我为·滨安码”,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群众反映就可“一码速达”。

“人、房、企、事、物”等社会治理基础要素尽在掌握中,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作为街道、社区、网格的事件流转中枢,受理端依托滨江发布等掌上终端,实现一般事项智能交办、高频“一件事”分类流转、疑难复杂事项联动处置,平均每个事项由2.89个部门协同处置;已完成5.1万余个事件的协同处置,涉及部门、街道、社区等联动单位52个。

此前,由杭州西湖投资集团新基建公司开发建设的“西湖区委区政府全域智治中心”入选“2022年度智慧城市运营优秀案例”。

据了解,该平台打造了覆盖西湖区312平方公里的二、三维CIM地图,综合集成应急值守、楼宇经济、防汛防台、未来社区、疫情防控等区级应用场景,接入西湖区各类事件信息和基础资源信息,直接服务西湖区20多个部门以及11个镇街。

西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上线后将有效降低政府数字化建设资金成本,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能力,进一步促进数字赋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一步,西湖区还将充分发挥该平台的优势,在智慧城市领域中持续发力,积极探索以数字孪生、全域智治等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完善的技术服务,推动智慧城市高品质发展。

近年来,数字化改革撬动了余杭区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具有余杭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涌现,余杭在数字化改革主跑道上跑出了自己的风采。

优化南昌县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摄影/肖茂员

此前,余杭区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综合评价五星等级,主动承接建设的“法治政府建设监督”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i·履职”“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数智大市场”“良渚遗址5000+数智平台”“特定行业准入应用”等在全省应用推广。

作为华东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杭州农副物流中心日均车流量超过6万辆。数智市场项目工作人员说:“长途进货的车辆体积较大,它在车上占道或者拐弯的时候,对整个市场的交通影响比较大。通过数字化手段填报信息,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现象,司机的体验也更好。线上预约成为常态后,集装箱车辆进场时间由原来每辆车4分钟下降为10秒钟,拥堵情况大大缓解,市场管理方也可以根据每日预约量进行人员调配。”

去年6月,“数智大市场”正式上线,通过数字赋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有了更大保障。在杭州五和肉类交易市场,摊主只需打开“五和肉批”小程序,输入重量、单价等信息,再轻轻一扫采购商的二维码,一张电子票据便自动保存在了双方账户中,成为食品安全溯源的重要一环。

“对用户来说,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平台需要切换不同的二维码,极为不便。前不久,“余杭一码通”正式上线运行,让“万码奔腾”的局面得到缓解。余杭市民只需打开杭州市民卡App,进入“余杭一码通”,即可拥有唯一的数字身份“码”,在交通出行、政务服务、体检健康、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应用,轻松实现“一码在手,畅通无忧”。

南昌县聚焦“智慧民生”

亮点:以民生为抓手,全面优化城市智慧治理

近年来,南昌县致力打造县域智慧城市,提出“智慧南昌县”的发展战略。2019年,该县率先成立县级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深度融合,助推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改善城市治理和服务。

“自带Wi-Fi、刷脸取纸、太阳能发电供应热水洗手、智能系统可根据如厕男女数量动态“切换”男女厕位……在南昌县的智慧公厕,许多“黑科技”在公厕里显现,厕所不再只有“解决内急”的单一功能,而是被赋予了更多民生内涵。为优化城市智慧治理,南昌县依托“03专项”试点示范应用,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2019年,该县建成了“智慧南昌县”监测分析中心一级平台和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工地、智慧公厕、智慧照明等八个系统应用,整合和建设覆盖全县九个行业的监测站点,安装物联网终端设备15800个,形成了立体在线监控网络,累计完成八个部门、十余类信息、3.8亿条监测数据的归集共享,数据日增长量近100万条,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手机一开,说办就办。”在手机App上当地群众可以通过支付宝搜索“赣服通南昌县分厅”,在线办理包括不动产、公积金、社保、医疗等多达68项本地服务和28种电子证照。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智慧政务水平,南昌县在全市率先上线运行“赣服通”南昌县分厅,分厅接入的证照种类全省最多,服务数量全市最多。部分高频事项实现网上查询、预约及办理,推进审批服务“网上办”“预约办”“自助办”,做到“一网通办”“指尖办事”。

在凤凰沟4A级景区智慧旅游厕所、智慧停车场、综合指挥监控中心,园区音响系统、4G信号、Wi-Fi全部覆盖……“智慧景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对景区主要景点、道出入口实时监控,准确地掌握景区人车流信息。

在各级县属医院,“智慧医疗”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县属医院HIS、LIS、PACS系统,推进了自助服务和简化支付结算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了院内科室之间数据共享、服务协同,自助挂号,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网上支付和银联刷卡等功能。

在乡村学校,“智慧教育”通过“互联网+”及大数据创新,将优势教育资源延伸到乡村,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在普通居民小区,“智慧平安小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车辆进出识别系统、烟感报警系统等,搭建起智慧小区平台,采集小区人口基础信息,为公安机关基础信息采集、侦查破案、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项项数字、智能技术的运用正使“智慧民生”在南昌县取得便民惠民的成效。

中国小康网 2024-3-1

 

 

瞭望丨智慧蓉城 文章下载

瞭望丨智慧蓉城可感可触

2022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第一个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的副省级城市,正式迈入超大城市行列。2023年,成都又取得了6%的亮眼经济增速。

大城之治,千头万绪。

在这座超大城市里,有一组以秒速更新的数字:地上这座城,拥有2138万常住人口、超200万流动人口、约23254栋高层建筑和2739栋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机动车保有量达662.56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地下这座城,有14条线路、总里程达601公里的轨道交通穿梭飞驰,每个工作日运送超615.1万人次旅客,还有9.93万公里地下管线和121.8公里综合管廊时刻保障着城市各项基础服务供给;云上这座城,有超7.8万个5G基站、1791个政府信息系统飞速运转,上云企业突破10万家,1693亿条数据实时汇聚、共享交互。

超大规模、超高密度、超高速率、超高复杂性,这些为中国超大城市治理带来共同挑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极核城市的成都,如何回答好超大城市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这一“人民之问”?

成都选择的关键抓手之一,是前瞻布局、深耕细作“智慧蓉城”。

“王”字型城市管理架构

夜幕降临,家住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精诚花园小区的邓江蓉换上运动装,准备到楼下的公园跑步。

如今的精诚花园小区,环境宜人,周边绿道、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小区旁边曾有一条景观沟,无人维护保养,一下雨就容易积水,久而久之形成了黑臭水体。

2023年底,邓江蓉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社区网格员李林立。李林立接报后马上来到现场查看,并将情况通过“青易处”移动平台向上反映。“没想到不到10分钟就上报到了青羊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以下简称“城运中心”),并交办到区综合执法局,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邓江蓉告诉本刊记者。

从“青易处”到城运中心,青羊区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创新出了以线上规范流程促进线下落实改进的城市管理方法。

青羊区城运中心副主任张翔介绍,目前中心已汇聚9.9亿多条数据、600余项城市体征指标、9万余路各类感知源、叠加190余类地图要素,可全天候把脉城市“生命体征”。

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冯秀富介绍,经过两年的实战运行,成都已初步构建了“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王”字型城市管理架构。

线下方面,作为推动“一网统管”建设的运作实体,市城运中心、40个市级部门城运分中心、23个区(市)县以及261个镇街城运中心全覆盖实体化运行。

线上方面,结合三级城运中心的功能定位,对应建设三级“一网统管”技术系统平台——这个“王”字一竖通过数据交互、事件处置、指令流转贯通三级城运体系。城运平台再向下延伸至村(社区)和网格,形成五级应用。

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构建起一个“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城市运行从事后统计向事前预测、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从九龙治水向整体“智治”的深刻转变。

24小时×365天无间断体检

以物联网、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感知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在城市布设感知终端,实时收集监测多样化感知数据,智能挖掘分析数据信息,实现城市主要生命体征的实时感知,是做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

2022年7月,成都市正式设立“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以下简称“感知中心”)。

成都城投智慧城市公司研发技术中心负责人张蓉告诉本刊记者,感知中心已接入了2380多万个终端,汇聚物联数据120亿条,对外共享感知终端254万个,推送感知数据40亿条。大到在桥梁安装智能传感器,第一时间掌握桥面、桥体的震动幅度,判断桥梁是否需要维护保养,小到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门磁,和水、电、气表数据进行结合,及时判定老人是否需要关怀,感知中心均可通过汇聚物联感知数据实时掌握,再传递到城运中心对突发事件进行闭环处置。

成都布局的另一个重要城市感知源,位于地下。

地下综合管廊,一方面可“收纳”电力电缆、通信光缆、自来水管道等管线,让城市远离“空中蜘蛛网”,另一方面还可布置各种传感设备,成为智慧城市的地下感知源。

长约3公里、宽5.4米、高度在3~5米的天府新区雅州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能容纳一辆小汽车通过,是全国单舱断面最大的管廊之一。

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工作人员张俊介绍,管廊分为综合1舱和综合2舱。1舱布设电缆、通信、配水管、预留再生水等管线,2舱布设输水管、预留再生水管和预留能源管等。

通过遍布管廊的传感器,平台24小时实时检测温度、湿度、氧含量等各种数据。若出现异常,预警信息将会第一时间推送到分控中心平台,并自动打开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处置。

记者还在现场看到,地下综合管廊内,巡检机器人也上岗工作了。巡检机器人形似一辆小汽车,集惯性导航、视觉导航、图像识别和自动充电等“黑科技”于一体,能够对管廊病害进行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和自动报警。

成都市大数据中心主任罗健介绍,下一步,成都计划优先在路灯杆、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网等加快加密部署感知源,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接入5000万个感知终端,打造“全时、全域、全覆盖”的城市感知神经网络,对城市生命体征24小时×365天无间断智慧体检。

一网通办一键回应

智慧蓉城,也是推进成都营商环境再优化的重要抓手。

2023年12月27日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指出,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网通办,正在成都加速普及。

应用程序“天府蓉易办”可以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930项事项的在线办理,还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1892项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事项的便捷办理。

正在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都市圈建设的成都,也在推进与上述城市的智慧政务服务一体化进程。目前,已实现209项成渝通办事项可全程网办,311项川渝通办事项、241项成德眉资通办事项高效通办。

比如,以前重庆居民在成都办理落户,需在两地多次往返。如今,川渝户籍迁移实现了一站办结,办理时间从20天压缩至24小时。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则是成都“一键回应”的总平台。

超过2000平方米的热线接听中心里,每天近200人在岗,7×24小时在线,日均2万余通电话接入,常年与2000多万市民保持通话。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亮点还在于,接到的每一个电话“必有回应”——接线员现场解答不了的问题,会被详细记录并形成工单,经审核确认内容无误后,工单会被派到相应部门处理,且需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针对涉及城市公共安全隐患类的诉求,还有一个提级处置机制,可提交诉求提速处置专班送更高层面直接办理。

2023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新春第一会”上推出了“12345亲清在线”。它创新集成了可以7×24小时拨打的“12345助企热线”、让企业可以少跑路的应用程序“天府蓉易办”和“天府蓉易享”以及线下政府与企业的交流会“蓉易见”四大服务方式,四位一体,便企利企,企业反响热烈。

一年时间里,“12345亲清在线”共收到企业咨询、建议、诉求等11.04万余件,同比增加约7.5倍,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与此同时,2023年成都全市新增经营主体60.18万户,同比增长3.75%,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389.12万户,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智慧蓉城赋能营商环境效果显著。

2024年2月18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再次聚焦“12345亲清在线”。当天,在成都市提能“12345亲清在线”做优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12345亲清在线”六大创新应用场景正式发布。

其中,“蓉易贷”通过统一入口汇聚8个普惠金融产品,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蓉易用”由成都数据集团牵头建设成都数据公园,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和用得好。“蓉税乐企”让企业办税缴费更智能、更便捷、更省心。“蓉易诉”打造全案由、全链条、全智能、全天候、全交互的诉讼智慧平台,让企业不再“跑法院、等通知”。“蓉易享”汇聚了国家、省、市、区(市)县生效期政策文件2091件,累计可申报事项1737项及96项免申即享事项,并主动推送至企业,为企业提供“找得到、读得懂、办得了”的一站式政策服务。

此外,成都将全面推行信用报告,经营主体只需开具一份专用信用报告,即可代替一摞无违法违规证明。

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网络理政处处长杨光义告诉本刊记者,“蓉易+”系列应用场景目的是为企业搭梯子、清跑道、扫路障,充分展示了成都以智慧赋能、向企业传递城市温度的最大诚意。

线上线下集成融合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成都的人气“热辣滚烫”。腾讯位置大数据显示,成都是龙年春节假期国内城市人口迁入热度最高的城市。美团2024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数据则显示,成都的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高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超210%。

首次来到成都的洛阳游客小贺告诉本刊记者,人虽多,她却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舒适。让她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成都的共享单车,“几乎没有看到常见的车辆随意占道和损坏无法使用的情况”。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容和广告招牌管理处工作人员黄海强告诉本刊记者,游客之所以体验舒适,是因为成都建立起了全国首个线上与线下联动、企业与政府协同的“共享单车智慧监管系统”。

具体来说,成都通过大数据监测和近程物联网,建立起一个“红、黄、蓝、绿”动态管理制度——红色代表车辆超饱和,黄色代表即将超量,绿色是正常值,蓝色代表车辆不足。

如果系统状态呈红色且持续时长达10分钟,系统会自动向共享单车所属车企运维人员掌端APP派发工单,提醒其将超量单车就近调运至蓝色点位区域。系统后台还会实时跟踪工单处置进程,运维人员完成调运后拍照上传系统,工单结案,形成闭环。

与此同时,街面城管队员同步通过掌上终端指挥调度,与车企运维人员直接视频连线、远程指挥,实现“既管车又管人”的全智慧监管。

这个系统上线之后,成都市中心城区内共享单车闲置率下降了30%、使用率提升了50%。

成都市委政研室“智慧蓉城建设”课题组负责人陈宏宇告诉本刊记者,在当前万物互联化、数据泛在化的大趋势下,“数智惠民”成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之举,“智理增效”成为实施高效能治理的有力抓手,“数实融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成都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加快塑造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 2024-3-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