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推荐会员

{{ unit.title }}

查看更多

类别:两件小事

提出单位:房山矿社区书记工作室

题目:探索“物业+养老”, 康景物业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资料提供时间:2024-05-08

探索“物业+养老”, 康景物业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文章下载

探索“物业+养老”, 康景物业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老有所养”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战略,也是“民之所望”的心头大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那么,如何真正服务老人,将辖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新型养老模式?康景物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践行社会责任,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3月20日,康景物业在其服务的珠江帝景苑举办“银发护爱·陪您到老”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宣布在其服务的150多个社区,陆续启动一系列服务老人的举措,包括基本生活设施改造、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服务,为社区老人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老有所依,探索“物业+养老”新模式

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探索思考如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是物业行业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康景物业在全国服务社区超过150个,不断刷新行业服务规范,形成了多个完善的服务体系。本次启动的“银发护爱·陪您到老”公益行动,从助餐、助行、助医等方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康景物业集团经营发展总经理何超华介绍,本次公益行动涵盖了多元化的社区长者服务,其中包括:为有需要的老人家庭免费安装黄扶手,以及楼梯、走廊、斜坡等公共区域安装黄扶手,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小区园林等公共区域建设无障碍通道,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通行;公共洗手间包括无障碍洗手间的改造;打造自助健康小屋,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健康监测、增强自我健康的管理意识、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健康风险等;打造长者饭堂,满足老年人用餐地点的需求,并促进社会交流;建造老年活动中心,为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生活质量,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功能齐全的环境;增加或改造园区的休息长椅,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休息地点等等。其中,为长者家庭免费安装“黄扶手”的工作已经启动,目前登记的业主约有1000多套,已入户安装100多套。后续将继续为有需求的老人免费安装。

老有所乐,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养老服务圈”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效机制,也离不开用心的经营。康景物业在珠江帝景苑服务多年,与居民们的联系非常紧密,如何让小区的老年人不仅能拥有物质上的关怀,同时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也是康景物业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

在这场启动仪式上,珠江帝景老年艺术团带来了开场舞《黄河之歌》、珠江帝景银发艺术团带来节目表演《醉美夕阳》,老年人们精神抖擞,在舞台上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人生风采。据介绍,这些表演者都是平日在康景物业组织下参加文化活动小组的老人。为了让老年群体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康景物业在小区组织成立了多个老年人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业主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康景物业持续探索“物业+养老”模式,也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赤岗街道办事处公服办主任李可奎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从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部署。康景物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发展养老事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接下来,康景物业将持续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物业需求,汇聚多元力量,通过互助合作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老年人带来“稳稳的幸福”。

网易2024-3-22

潍坊安丘文明文化“二重唱” 奏响城市社区“最强音”

近年来,安丘市积极将文明实践建设融入城市社区发展规划,始终贯彻“文明实践促和谐,文化先行谱新篇”理念,依据社区特色,结合群众需求,深入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和文化社区建设,奋力谱写文明实践与城市文化社区建设“奏鸣曲”。

弘扬传统文脉,解锁社区文化新密码。安丘市聚焦阵地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联、困难共帮、新风共倡、品牌共塑等方面,推动城市社区开展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共建活动,打造城市社区文化新“空间”。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幸福里社区汇聚传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精心设计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非遗在社区”服务品牌,建立铅笔画工作室、东路大鼓传习所、来霞剪纸工作室、翰墨坊书画室等场所,开展非遗传承、非遗展演等活动,引领社区群众感受非遗魅力;引入“小橘灯”家庭关爱志愿服务项目,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婚姻家庭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弱势群体关爱等多样化的家庭关爱志愿服务,每月两次在社区开展公益宣讲,用优良家教家风支撑文明社风,打造家庭和睦的“家文化”。新安街道富华社区以“文化进万家”为契机,依托职工文体活动室,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歌舞表演、腰鼓比赛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邀请专家对辖区妇女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以理论宣讲室为阵地,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安丘市真正将文明实践融入社区文化,将文体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浸润了群众心田,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感“提上来”。

聚力多元融合,打通社区群众连心桥。安丘市坚持群众视角,瞄准群众关切,结合社区文明实践、基层网格治理、议事协商制度,在城市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文明信箱”,排摸群众需求,构筑安定祥和文明的社区氛围。兴安街道三合社区推行为民服务“零距离”行动,通过服务台账、求助电话、社区联系卡、志愿服务等方式,打造覆盖社区的10分钟“文化便民服务圈”;设立“邻里话坊”栏目,开展文化社区、文明楼道、睦邻有礼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搭建起社区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除此之外,三合社区按照“一社一品”思路创新打造“三合”品牌,坚持文化引领,把特色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建设全过程。新安街道汶华社区以建设“城市的家”为构建设想,以“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服务理念,以“智慧的家”“温暖的家”“物业的家”“青年的家”和“文化的家”五大板块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城市社区建设的“五好家庭”;社区驻地建有“孔子学堂”,利用周末时间对周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汶华社区还将文明实践充分融入社区文化中,通过文化牵引,积极引领开展青年创业、社区治理、爱心服务等活动,奏响了一曲文明与文化双融合的“合唱乐章”。

打磨实践活动,构筑社区文明新阵地。安丘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在安丘市各城市社区组织开展一批质量高、覆盖广、声势大的多元化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安丘经济开发区青龙湖社区依托颐乐学院,重点打造“康养文化”圣地,以桃源书房读书社为载体,建立线下读书小分队,在这里可以看书、喝茶,也可以开沙龙、讲座、座谈会、公益体验营,还有随时开启的自由讨论,多个文化主题思想在此进行碰撞,吸引了教师、公务员、企业家等不同群体人员加入,书香氛围浓厚;社区颐乐学院内文化活动场馆众多,不定期举办扑克比赛、音乐鉴赏、文化讲坛、志愿服务等文化、文明实践活动,经常性邀请金砂、扒绣、剪纸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文化活动,讲授、传承非遗项目中的璀璨技艺、文化内涵。兴安街道三合社区引入社会力量打造安妮书屋,每周六开展“合”伴成长青年子女读书会,定期开展儿童读书、学习强国赠书打卡活动,让群众在闲暇时光就能感受来自社区的“文化输出”,进一步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金融街社区探索设立社区商会组织,积极优化社区服务,全面深化拓宽社区与企业交流渠道,实现“社企共融”;与市人社局联系开展社区微业服务,把招工平台建在居民家门口,打造起3公里就业圈,让居民实现家门口择业、就业;利用智慧社区,创新开展驻区单位诚信评价、星级评定,打造商户诚信品牌;另外,金融街社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蒲蒲学堂”“蒲蒲影院”文明实践项目,配齐阅读、观影等设备,打造集图书借阅、学习交流、影音娱乐、文化体验、城市会客、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多元文化空间。

一个温暖的城市社区,必然是文化与文明相互交织的结果。未来,安丘市将继续加强城市社区文明与文化融合发展,传承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社区规划,服务区域发展,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不断续写文明奋进新篇章。

大众网2024-3-21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返回顶部
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查看。

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查看。
去购买
再想想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查看此行业专项学习平台展示的资料需单独付费。
2.购买流程:先注册/登录,再点击提示付费查看的资料跳转至购买界面完成购买。
去登录/注册
再想想
退出登录

确认退出登录?
确认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