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审计,东营这么干
东营市审计局:“三个强化”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东营市审计局着力突出“三个强化”,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上水平、争一流。一是强化组织方式,整合审计项目。实行“1+N”组织方式,即一个审计组,同步开展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及政策跟踪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实现“一审多项”“一项多果”“一果多用”。探索实行审计项目业务主审、数据分析主审“双主审”运作模式,业务主审负责根据审计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大数据审计思路,数据分析主审负责按照审计思路,组建数据分析小组,开展具体数据分析工作。二是强化数据先行,形成闭合循环。依托省厅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全市财政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工作推进会,调动全市预算执行团队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抽调全市精干力量成立数据分析团队,编制大数据审计实施方案,创新制定大数据审计工作清单并对数据分析模型编写作出明确要求。由财政科和数据科指导并参与各项目重大疑点落实,向数据分析团队反馈疑点核实情况并据此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形成数据分析模型与疑点落实反馈的良性闭合循环。三是强化研究型审计,推动成果开发。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将研究型审计理念应用于审计全过程,通过分析国有资产、政府债务、国有企业经营等数据,反映数据背后存在的政策体制问题,形成东营国有资产、融资平台转型等专题成果并进行归纳提炼、系统开发,切实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宏观性和层次性。实行“部门一条线、业务一条线、资金一条线”审计,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突出纵向到底,着眼推进行业系统规范管理,实现行业系统全覆盖审计。
东营区审计局:构建预算执行审计“大格局”
东营区审计局强化“四个意识”,突破局限思维,从项目安排、审计重点、组织方式等方面构建预算执行审计“大格局”。一是优化项目计划,服务全省安排大局。强化上下级审计机关“一盘棋”观念,在项目制定过程中统筹考虑上级安排和本级需求,2022年安排的8个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中,残疾人联合会、退役军人事务局等5个单位与上级对应,实现上下联动、互相借力。二是理清审计重点,服务全区发展大局。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缓解减税降费压力为目标,关注财政资源统筹、存量资金盘活情况;围绕全区打造“石油科技之城、活力宜居之地、教育满意之区、吕剧文化之乡”,将教育局、科技局纳入审计范围加以重点关注,助推全区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用好组织方式,考虑人员结构大局。将“三级联动”的链条延伸至局内部,加强项目衔接,推动财政组、部门组互通,共同推进疑点落实。优化人员安排,突出财务、计算机等不同知识背景业务人员搭配,增强审计全局性、宏观性。
河口区审计局:“三个坚持”推进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河口区审计局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到预算执行审计,精准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清单化审前准备。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研究确定重点审计方向,列出重点审计任务清单;深度融合大数据审计思维及技术方法,根据审计任务进行数据分析,将各类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得到审计疑点清单;成立法规组,多渠道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优秀审计项目案例经验,列出法规及案例清单,以“三张清单”为审计工作提供强力法理支撑。二是坚持责任化审计实施。明确主审责任,成立财政综合审计组,以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纽带统筹安排审计项目,分别指派财政项目主审及其他各项目主审,实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重点事项专题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国有企业专项审计同步安排、协同实施、成果共享。明确问题责任,对审前调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谁调查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明确到人,建立问题清单,对全区经济安全关键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监测、预警和报告。三是坚持同步化课题研究。实施审计项目的同时,同步确立审计研究课题,同时向省厅重点科研课题提出立项申请。结合审计实施方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专项、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确定课题研究重点,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更加聚焦研究和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提炼经验方法,对照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明确审计信息、审计专报、计算机方法及数据分析案例“四同步”,全面提升审计质效。
垦利区审计局:以“三个重点关注”提升预算执行审计
垦利区审计局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在区级预算执行审计中以“三个重点关注”为切入点,着力提升预算执行审计。一是重点关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性。聚焦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资金、政策融合推进为抓手,关注财政职能作用发挥情况,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水资源保护利用情况、高标准农田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予以重点关注,着力揭示被审计单位按照职责范围和任务分工在落实“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等政策落实方面易发多发问题。二是重点关注预算资金支出的绩效性。坚持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围绕大额支出预算安排、重点项目实施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执行效率。三是重点关注资产盘活利用情况。以摸清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底数为切入点,围绕资产管理使用现状,重点揭示资产出租出借未履行相关手续、资产闲置与租用并存等资产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
广饶县审计局:多措并举推进预算执行审计
广饶县审计局聚焦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法、突出研究型审计,扎实推进2021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一是聚焦审计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重点关注财政资源统筹、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运行风险等情况,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促进发挥预算执行审计在服务宏观管理、加强预算监督中的作用。二是创新审计方法。进一步深化“项目+专题”审计模式,2021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融合开展4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2个经济责任审计和3项专题审计,实现“一项多审”“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提高审计效能。加强人员统筹整合,集中优势力量搭建预算执行审计团队,整合不同专业审计资源,全局分为两大“兵团”,协同“作战”,通过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三是突出研究型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认真查找问题,突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根源分析,注重从宏观角度认识、判断和反映问题,对问题的性质、特点、原因等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剖析,深挖体制机制根源,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利津县审计局:统筹谋划推动预算执行审计提质增效
利津县审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学习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途径和方法,推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审计项目两统筹。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利津县审计局持续统筹整合审计力量,打破股室界限,合理调配审计业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组成4个审计组,同步开展县级预算执行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加强对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统筹融合,采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跟踪审计”模式,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提高审计质效。二是稳步开展县级预算执行审计。结合县域实际,研究确定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支持县委县政府重大政策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提质增效等7方面内容。审计组细分为3个审计小组,根据任务分工,具体开展审计业务。通过审计,揭示财政管理工作方面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促进规范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三是深化开展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在审计进点前,有侧重点的编制下发《2021年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新增、处置情况统计表》等8张表格,并要求报送相关支撑资料,通过汇总整理,初步了解部门预算执行和资产管理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延伸审计的时间。向信息化要资源,获取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国库集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采购、部门预决算等数据,标准化部门单位财务数据,根据具体审计事项,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实现预算执行审计数据分析全覆盖。
东营市审计局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