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法院奏响助力乡村振兴新乐章
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编辑出版的《山东人大工作》杂志
2022年第4期(总第512期)
齐鲁传真“一府一委两院”栏目
刊发平原县法院奏响助力乡村振兴新乐章
“通过参加座谈、见证法院现场办案服务乡村振兴、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我感受到平原法院的司法服务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贴近群众。希望法院不断创新,再谱新篇,为老百姓带来更加有力度、有温度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边。”省人大代表、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赵伟在走访调研时为平原县法院点赞。
今年以来,平原县人民法院立足崭新起点,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集中力量为辖区内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原则,通过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多元解纷、接受监督等务实举措,助力辖区乡村振兴,提升司法为民的力度、温度、亮度、维度,努力让司法更温情。
服务大局有力度
平原县法院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和县委工作安排,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激发司法审判活力,主动融入平原县打响“六大特色品牌”、打好“九大攻坚战”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印发《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意见》,健全完善诉源治理减量工作机制,坚定不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今年2月,平原县法院派员协助司法局对各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专职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面授人民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经验。丰富人民调解员的法律专业知识,提高其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业务水平。日前,4名人民调解员入住平原县法院调解平台后,共办理诉前调解案件124件,促进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平原县法院持续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通过组织法庭庭审观摩、指导换届干部调解培训、召开司法服务保障座谈会等举措,切实提高新任干部普法水平和纠纷化解能力,以优质司法服务助力司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持续开展送法进招聘现场活动,为应聘高校应届毕业生讲授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指导应届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掌握专业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投身灵活就业择业。
司法为民有温度
“太好了,终于拿到工资了。” 在原告李某、张某、刘某与被告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中,李某等3人不服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向平原县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涉及3名农民工近2万多元工资,已拖欠一年之久。案件开庭审理后,承办法官并不是简单厘清责任、一判了之,而是在案件生效后,详细了解欠薪案件执行困难的原委,多方沟通协调一揽子解决,严格督促责任人履行还款义务,帮助农民工拿到了工资,确保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兑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平原县法院深化法庭司法品牌建设,依法妥善化解涉民生领域纠纷,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裁判,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落实司法便民措施,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创新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巡回办案点为载体,5个基层人民法庭切实用好辖区巡回办案点,形成制度化巡回办案模式,就地就近解决群众矛盾纠纷,进一步拉近司法裁判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现场勘验并调解土地纠纷、彻底化解群众之间长达10年的矛盾纠纷……平原县法院立足“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顺民意、纾民困、暖民心”,从最难的问题入手、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对特殊案件不定期开展回访、制作回访日记,深入了解困难群众期盼,真正解决困难群众问题,让司法为民深入人心。在一起因排水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结案后,平原县法院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德原街道办事处某村,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虽然双方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但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承办法官杨林深受触动,自发为双方每家资助200元,用点滴关爱让双方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度。
平原县法院积极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思路,注重资源整合,多措并举,全力化解涉诉信访难题。同时完善涉法涉诉救助制度,对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生活困难、因丧失执行条件造成特殊困难的群众给予一次性司法救助。
多元解纷有亮度
积极搭建辖区纠纷化解大格局,在原有诉前调解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保障,平原县法院与共建部门及单位形成常态交流机制,对矛盾源头深挖细掘,提早归纳争议焦点,告知当事人诉讼风险。同时,与各乡镇行政部门相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形成纠纷化解网络,最大限度发挥“内外”配合效应,使当事人听得懂、想得通,有力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办案质效。
不仅如此,还与县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团结协作,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共同构建涉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指定联系法官参与调解,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效用,对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主持调处的涉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协议,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进行审查确认,并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实现多方共赢。
积极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平原县法院在少年法庭审判中引入心理咨询干预机制,将“柔性司法”原则融入少年家事审判,通过树立一个理念(司法人文关怀理念),健全一个制度(一案一册制度),两条腿走路(法律援助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干预为少年家事审判特殊案件注入人文关怀,真正实现解纷又解心,呵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接受监督有维度
平原县法院认真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充分保障人民参与、监督司法活动。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落实县人代会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建议,向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相关工作情况,并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定期参加座谈、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进一步优服务、提质效、转作风。同时邀请辖区人大代表参与案件调解,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案件20余起。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贯彻监察法和监察法实施条例,自觉接受监察机关对法院工作人员的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县法院工作。
优化人民陪审员参审登记制度,推动广泛参审、均衡参审、实质参审,保障公众有序参与司法。持续深化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据统计,进入合议庭审理的案件中,人民陪审员实质参审率达100%。
平原县法院坚持以“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把乡村振兴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东人大工作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