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7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残联

题目: 2017年残联工作信息第46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7-12-15

目录

更多

珠海市残联: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掉队 文章下载

珠海市残联: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掉队

—写在珠海市残联庆祝第26个国际残疾人日

记者 劳文启

12月3日是第26个“国际残疾人日”,12月4日,珠海市残联庆祝“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晚会暨市残联文艺下乡系列活动在香洲柠溪文化广场举办,为全市残疾人和各界群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盛宴。据了解,本场晚会是珠海市残联系列文艺下乡活动的开端,接下来还将继续走进斗门、金湾、高栏港等西部地区,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构建全覆盖、高标准的残疾人民生保障体系

近年来,珠海市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显著改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持续提高,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不断拓展,人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珠海市残联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两项补贴”(生活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全覆盖,高标准,兜底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残疾儿童康复、重度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在各个阶段康复、教育、生活补助等各项补贴成为立体式保障体系。

形成残疾人多元化的就业、创业体系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残疾人,使残疾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让广大残疾人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尊严。珠海市残联从残疾人最根本、最迫切的需要入手,通过顶层设计,出台《珠海市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实施办法》,通过实施系列手段包括职业培训补贴、用人单位招收残疾人岗位补贴、创业资助、创业社保补贴、无障碍设施设备设施补贴等,向残疾人就业发放多元帮扶政策“大礼包”,变“输血”为“造血”,提升残疾人的创业就业能力,形成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体系。

打造残疾人立体式多层次的康复体系

残疾人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珠海市残联出台了《珠海市残疾人医疗保障及康复救助行动实施方案》、《珠海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统筹规划建设各级康园中心,社区康复机构等,着力构建市、区、镇(街)、社区(村)四级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全市实行了普惠的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制度,重度残疾人和智力、精神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享受政府全额补贴,残疾人全部参加医保率。残疾人康园中心实现在全市镇(街)全覆盖,打造15分钟康复圈,让残疾人在身边就能享受康复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珠海市的残疾人事业也将踏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奋勇前进。

后记

信息时报《小康路上,折翼天使不掉队》特刊已经在全市发行,特刊全面展示了“十二五”以来,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用镜头记录了珠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足迹。日前,记者在华润万家超市的收银台看到,前来取阅特刊的市民源源不断,都很细心阅读特刊内容。不少市民拿着特刊对记者表示,特刊很精美,图片很震撼,对珠海市残疾人的工作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印象。“我侄子就是精神残疾人,感谢党和政府,让他得到好的照顾,也解脱了家庭沉重的负担。”市民王阿姨说。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全面的小康。要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目标任务,从那些关乎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具体实事抓起,从那些影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影响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具体实事抓起,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信息时报2017-12-8

 

 

重庆 :2017年我市为14万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 文章下载

重庆: 2017年我市为14万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是残疾人事业的主体之一,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这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今日,2017年重庆市残联康复工作年终总结会在长寿区召开,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任能君,长寿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松出席会议。

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任能君对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各级残联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精准康复服务的重大意义。要放开视野,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掌握好相关政策规范,培养好社会服务组织。要整合各项社会资源,做好做实精准康复服务工作。要把握关键,强化措施,统筹抓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实施工作。要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精准康复组织领导工作。切实把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放在心上,尽全力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和服务。

任能君指出,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问题尤其关键,各区县残联要高度重视。康复机构要强化基础,规范管理,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各区县残联还要充分发挥好签约医生的优势,真真切切将精准康复的内容放入签约医生服务内容中去,要让残疾人真实地享受到签约医生所带来的服务。

长寿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松对2017年市残联康复工作年终总结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所有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认为,本次大会在长寿召开不仅是对长寿区残联康复工作的肯定,同时也给各区县残联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

在会上,市残联康复社会部主任耿琳就2017年的康复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我市计划为7万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截至12月5日,实际为140827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为64.73%,其中适配辅助器具41096人,辅具适配率为70.97%。从各个区县的情况来看,巫溪、渝中、江津、忠县、奉节、江北6个区县的康复服务率超过90%,巫溪、奉节、开州、南岸等20个区县的辅助器具适配率超过90%。

今年,我市还全面启动了残疾预防工作。在残疾预防试点区县建立了残疾报告制度,实施高危孕产妇产前筛查、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残疾评定、残疾预防宣传教育等重点人群干预项目,完善项目地区残疾预防工作体系,提升基层产前筛查、儿童残疾筛查、残疾评定等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同时,在康复工作标准化方面,我市已对第一批21家机构、34个类别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进行评估和分级,并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调研,推进《社区康复服务规范》申报重庆市地方标准工作。

“2018年,市残联将依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目标,在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同时重点关注儿童康复训练,严格项目管理,提高康复质量,确保残疾儿童能实实在在受益,并持之以恒地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精准化工作。” 耿琳在报告2018年工作计划时说。

随后,所有与会人员参观了长寿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试点工作现场,并对长寿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试点工作的开展给予一致好评。来自垫江县残联的负责人谈到,“市残联康复工作年终总结会的召开,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把残疾人精准康复做到更好,”

下午,所有与会人员就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进行了分组讨论。

据悉,明天上午,大会还将对2017年儿童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2018年项目工作征求意见。

来自市残联康复社会部的相关负责人、各区县残联负责人、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儿童项目定点机构以及市级精准康复评估指导机构的专家参与本次会议。

廖政东

重庆残联2017-12-12

 

 

岳麓区成功召开长沙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试点培训交流会 文章下载

岳麓区成功召开长沙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试点培训交流会

2017年12月5日,由长沙市残联、岳麓区残联主办,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承办的“2017年长沙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试点培训交流会”在岳麓区政府党校及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基地隆重举行。

此次交流会主要是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让大家进一步明确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推进我市辅助性就业机构、基地规范化管理和运营,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残障人士就业情况,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次会议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媒体、社会各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助残服务机构的高度关注,会议现场,座无虚席。湖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龙欢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授课,让大家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的具体操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授课结束后,大家来到长沙市岳麓区上善助残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观摩并在中心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湖南省残联教就部阳庆云部长、湖南省慈善总会刘谋益副处长、长沙市残联任铁强副理事长、各区县(市)残联分管就业工作的副理事长、教就部长、申报辅助性就业机构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着重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商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无论是残联、爱心企业,还是助残机构,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都表示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残联代表表示政府将会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扶持残障朋友就业,爱心企业代表表示将提供更多适合残障朋友的岗位来促进残疾人就业,助残机构代表表示会更加规范化管理和运营,将助残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本次交流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长沙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信,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关爱残障人士,多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他们一定能够为社会作一份贡献,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岳麓区残联2017-12-8

 

 

中国残联召开2018年主要业务工作务虚会 文章下载

中国残联召开2018年主要业务工作务虚会

11月23日,中国残联召开2018年主要业务工作务虚会,研讨残疾人事业主要业务领域工作安排。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作会议总结讲话,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孙先德主持会议。

会上,机关主要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本领域2018年的主要工作安排提出了意见建议,党组、理事会成员孙先德、吕世明、程凯、相自成、李庆忠、杨洋就相关业务工作发表了意见。

鲁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为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谋划2018年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7年,中国残联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在落实中央专项巡视整改要求、坚决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加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激励广大残疾人勇敢面对挑战、促进资源共享和工作联动、加强和改进残联工作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鲁勇代表海迪主席和党组、理事会对大家一年来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鲁勇强调,谋划2018年工作,要突出一条主线: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展现两个特色:展示出中国残联贯彻落实中央专项巡视整改要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出中国残联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中央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抓好三个结合:要把研究残联工作与研究残疾人事业结合起来,把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工作与回顾“六代会”乃至中国残联成立近30年的工作结合起来,把部署2018年工作与思考未来一个时期残联的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四个统筹:统筹考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统筹考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小康目标后的发展,统筹考虑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残联成立30周年宣传工作,统筹考虑年度重点任务和中国残联“七代会”筹备工作。

鲁勇还就做好岁末年初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对照年度计划做好收官工作。鲁勇强调,要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集中开展落实中央巡视意见专项检查,继续开展年度重要事件推选工作,抓好安全稳定和保密工作的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

中央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有关同志,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和部分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国残联2017-12-7

 

 

湘潭公益使者胡劲松: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残疾人心灵 文章下载

湘潭公益使者胡劲松: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残疾人心灵

记者 谢雨芬

“义工胡劲松”,这是市委党校校务委员、工会主席胡劲松使用多年的微博名。自2009年发起成立莲城清风义工协会以来,胡劲松的公益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在他的半职业公益生涯中,他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今年,48岁的胡劲松被评为全省助残先进个人。

八年爱心助残

胡劲松的公益情怀,和他的本职工作有密切关系。2008年以前,他一直在共青团岗位上从事希望工程、温暖工程等志愿服务工作。来到市委党校后,他仍然不忘公益初心。2009年6月,牵头成立莲城清风义工协会,利用团队的力量扶残助残,他本人担任协会名誉会长和党支部书记。8年来,以协会为载体,胡劲松为残障人士积极奔走,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没有劲松主席,就没有今天的我。”湘乡33岁的张伟是一名帕金森患者,长期被病痛折磨。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胡劲松通过“与帕共舞”博客认识了张伟。很快,在胡劲松的指导下,湘潭市关爱帕金森志愿者协会成立,张伟任首任会长,这也是全国首个关爱帕金森志愿者协会。由此,张伟的人生态度越来越积极,后来还找到了人生伴侣,开创了一份事业。

这些年,胡劲松还协助成立湘潭市心智障碍者关爱协会,同时在湘钢帮帮团、向日葵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协会兼职,通过专门协会对帕金森患者及自闭症、智障等残疾群体开展针对性的专门关怀。8年来,累计结对帮扶残疾人42位,帮扶帕金森患者116位、心智障碍者84位,累计筹集帮扶资金780余万元,用于残障人士的疾病治疗、亲情陪护和自主创业。

扶残更要扶智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但仅仅只有物质帮扶是不够的。”多年的助残公益活动,让胡劲松渐渐懂得:扶残更要扶智。

家住雨湖区窑湾街道的张亮是胡劲松长期结对帮扶的对象。张亮中年中风行动不便,儿子俊逸还在上学。胡劲松除定期上门慰问以外,还组织爱心人士为俊逸募集学费。暑假期间,胡劲松带着俊逸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卖报纸,锻炼俊逸自力更生的能力。

在扶贫助残中,胡劲松很好地贯彻落实了“精准扶贫”理念,帮助残疾人从源头上解决贫困。七年前,雨湖区姜畲镇的残障人士郭某穷得叮当响。为帮他拔掉“穷根”,当年,胡劲松组织爱心人士送来12000元爱心款,其中3000元用作两个孩子的学费,剩余的9000元给郭某购买了一头半大牛崽和两头小牛,养殖创业之路由此起步。每当宰牛之时,胡劲松就利用自己网络“大V”的优势,帮助郭某销售牛肉。七年来,郭某通过喂牛循环出栏11头,彻底摘掉了贫困帽。

胡劲松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中国的“特蕾莎修女”。这些年,他也一直用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条激励自己勇敢前行:“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但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湘潭日报2017-12-14

 

 

荥阳市残联2017年“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总结和2018年谋划 文章下载

荥阳市残联2017年“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总结和2018年谋划

根据市修身办有关要求要求,荥阳市残联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在市修身办的指导下,围绕“修身行善,明礼守法”这个主题,坚持以“全民”为主体,以“修身”为根本,以“行动”为着力点,虚实结合,虚中有实、以虚促实,在残联倡树互助之风、敬业之风、贤孝之风、学习之风。现将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总如下: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结合工作实际,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职责任务。组织召开班子会、中层干部会和全体会,传达市委、市政府动员会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对任务要求、活动内容、时间节点进行全面部署。

二是宣传形式多样,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印制宣传页1000余份,制作“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宣传横幅2条,宣传专栏1块,上报活动信息50余篇,搜集、宣传、学习“感动荥阳”先进人物事迹、荥阳市残疾人先进典型事迹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三是结合工作实际,丰富活动内容。各科室按照分工把“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的具体要求融入到本部门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开展“爱岗敬业标兵”评选、“争当文明志愿者”、学习中华优秀经典、扶贫助残等活动,提升全体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形成全体干部职工的修身立德共识和明礼守法自觉,在残联机关倡树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贤孝之风、学习之风。

围绕“帮扶助残,关爱残疾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低视力配助视器70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培训30名;盲人定向行走43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15名;培训聋儿家长15名;成人听力康复8名;精神病防治1000名;肢残(脑瘫)社区康复训练100名;智残儿童社区康复训练40名;孤独症儿童训练5名;供应轮椅、助听器、拐杖、盲杖、助行器、座便椅、凳拐、腋拐、四角拐杖等辅助器具1115件,安装普及型假肢25例(其中上肢4例,下肢21例)装配矫正鞋4件。为二院托养中心、王村镇、广武镇、乔楼镇100余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配合二院下乡办证8次,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办证26人次。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216名,职业技能培训850名,专职委员100名,康复协调员120名,就业指导员30名;集中托养残疾人400人次;居家托养30人。

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盲人节”、 “春节走访慰问”等活动,为残疾人解决了燃眉之急。在春节来临之际,荥阳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部分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30户残疾人特困户,为他们送去了价值9000元的米、面、油等物资,也送上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节日的祝福,残疾人家庭都非常感动,对残联雪中送炭的行为给与高度评价。

为庆祝第27次全国助残日,荥阳市残联围绕全国助残日主题:“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组织了专家义诊、残疾人优惠政策宣传等一系列活动。5月19日上午,荥阳市残联、荥阳市未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星艺琴行以及荥阳市艺术团在荥阳市植物园隆重举行“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第27次全国助残日启动仪式。荥阳市人大副主任饶泽寿、市政府副市长李云峰、市政协党组成员周进良参加仪式,副市长李云峰作重要讲话。仪式启动后荥阳市聋儿康复中心聋儿和星艺琴行以及荥阳市心连心艺术中心的小朋友们集中汇演,展现了他们的才艺。当天上午,荥阳市残联制作宣传条幅10条、版面10块、发放“残疾人优惠政策”1000份,现场办理残疾人证26本,为残疾人解答康复、就业、教育、维权等方面的问题150人次;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残疾人现场义诊120人次;荥阳市广志中专学校现场发放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页500余份,制作宣传版面2块。启动仪式结束后,荥阳市人大副主任饶泽寿、市政府副市长李云峰、市政协党组成员周进良和荥阳市残联班子成员又走访慰问了荥阳市聋儿康复中心和付培娜、郑发章等15名贫困残疾人及自主创业的优秀残疾人,为他们送去价值2000余元的米、面、油等物资和6000元现金,并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生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四是加强督查落实,定期总结通报。各科室及时上报活动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活动办将对上报情况每周一汇总、每月一通报,督促全民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2018年工作谋划

2018年,荥阳市残联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为引领,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龙头,坚持宣传教育,提高参与度;坚持自我教育,提高融入度;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职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

一是开展职工公共文明基本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公共文明基本知识普及教育,组织广大职工学习《荥阳市民文明素养应知应会手册》内容,做到应知应会、知行合一。

二是开展“学礼仪、行礼仪”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家庭、进窗口,使广大职工在衣、食、住、行、娱和人际交往中,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举止文雅的文明习惯。

三是大力开展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掌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疗卫生、优生优育、科学健身、安全生产生活、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各种灾害知识,强化市民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工作、休闲方式。

四是开展“争当文明志愿者”活动。围绕“帮扶助残,关爱残疾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残疾人为社会救助对象重点,开展康复、教育、就业、培训、扶贫、助学等活动。

五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继续组织宣传法制思想,普及法律常识,在单位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六是开展各类道德楷模评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文明市民、优秀志愿者等各种先进模范以及文明家庭的倡树、评选、学习、宣传活动。打造“荥阳好人”品牌,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广泛营造好人效应。

荥阳市残联2017-12-5

 

 

泰和县:电商扶贫让残疾人“挺直了腰站稳了脚” 文章下载

泰和县:电商扶贫让残疾人“挺直了腰站稳了脚”

在扶贫攻坚战中,借力“互联网+”发展,泰和县紧紧拥抱电子商务,把扶助残疾人政策与农村淘宝结合起来,在电商扶贫的道路上越走越欢,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身残志坚的“双创”新星,让残疾人“挺直了腰、站稳了脚”。

尹运华:深山里的电商客服

上模乡油洲村的尹运华,是家乡有名的“电商达人”。来到尹运华新盖的楼房里,在顶楼的一间卧室,我们见到了尹运华。尹运华是80后,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四处求医无果,落下残疾。他曾是南京审计学院的学生,也曾身怀壮志,但终因身体残疾,回到家乡,靠经营小商店谋生。尹运华的父母都是农民,已年近六旬。尹运华的妻子患小儿麻痹,个子特别矮小。两人于2015年结婚,婚后生育了一个女儿,现在已经两岁了。

由于读过书、会上网。2012年开始,尹运华便在网上帮村民们代购。他很热心,村民们喜欢找他代购,但他也不收任何佣金。2015年,政府来了政策,免费组织残疾人进行电商培训,村里给他争取了指标。半个月培训后,2015年12月,尹运华开了自己的网店,开通了淘宝客服。做电商第一个月,他就收入2200元。这让尹运华尝到了甜头,他索性把小商店盘了出去,搬到顶楼卧室,专心做起了电商客服,在淘宝网上为客人答疑解惑。

每个月,他都认真参加网络培训和考试,熟悉规则制度,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每天,尹运华需要在淘宝客服上工作6个小时。高峰期,每小时的客服人数达到30多人,但尹运华都能应付自如。现在,依靠电商服务,尹运华每月的收入都能达到7000-8000元,还在网上收了20多个徒弟。采访结束时,尹运华带着腼腆的微笑说:“盖新房还欠了十几万,但我有信心,明年我们夫妻俩还打算生育二胎。”

范阳凤:把实惠淘进大山的向阳花

在老营盘圩镇上,有一块橙色的店门广告牌非常醒目,这就是“农村淘宝”,店主叫范阳凤,一位漂亮的80后母亲。我们到时,范阳凤正在外送货。不一会,见一女子骑着电动车,稳稳地停在我们面前,如果不是别人介绍,我都很难把她和残疾人联系起来。范阳凤身患小儿麻痹,左脚残疾。不久前,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安装了假肢,才能甩开拐杖,站起来,但走路还是会一瘸一拐。

尽管范阳凤身有残疾,但她乐观向上,时常满脸笑容,就像一朵灿烂的花。在接触农村淘宝前,她只能在家带带小孩,做一些小手工艺品,收入甚微,日子也过得苦。懂得打理生活的范阳凤发现网购物品价格便宜,便开始寻找网购图个实惠的路子。在她的带动下,左邻右舍都找她代购。但大山里,交通不便,物流落后,“实惠”总是来得太晚。

今年,在政策支持下,范阳凤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县里的免费电商培训。范阳凤告诉我们,以前,只知道网购比较便宜,不知道帮人代购还能赚钱。回来后,她东拼西凑,在镇上的中心地段租下一个店面,开了家“农村淘宝”,想要大干一番。

范阳凤专门做“淘宝代购”并负责货物的收发和客服。村民们通过范阳凤的农村淘宝购物,不仅便宜,而且物流不用愁,还包售后服务。由于范阳凤身体残疾,送货不方便。但因为地处镇村中心地带,村民们大多愿意自己来取货。范阳凤的丈夫也很支持她的工作,大件货物,他都负责配送。现在,通过淘宝代购一个月就能增收1500-2000元。网上购物相比实体店较便宜,而且货物样式新颖,品种丰富。范阳凤也因此在店内设了几个展销柜,向大家推荐自己“淘”来的好货。范阳凤介绍,现在物流售后越来越有保障了,农民对网购也越来越能接受,大件的物品如冰箱、彩电都愿意上网买。采访过程中,范阳凤激动地告诉我们:“我又帮人代购了一台电视机。”

戴美珍:把甜蜜送出大山的外来媳妇

在319国道老营盘镇大庄村路段的路边上,有一家路边小店,店主戴美珍是一个农村淘宝经营人。戴美珍很热情,见我们来采访,拄着拐杖,一瘸一拐从屋里走了出来。招呼我们进屋后,她便乐呵呵地拿出自家酿的蜂蜜、一勺勺娴熟地舀到我们的面前的茶杯里。冬天里的蜂蜜,结成乳黄色膏状,表面还泛着片片晶莹的糖花。倒入清水,用筷子轻轻搅拌,一阵阵清甜扑鼻而来。尝上一口,甜而不腻,蜜而不焦,齿唇留香。

1982年出生的戴美珍,患小儿麻痹,右腿残疾,经人介绍嫁到了深山里的老营盘镇富足村。2005年结婚后,先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山高地少,收入微薄。夫妻俩也算勤奋,在大山里做起了养蜂人。但是山高路远,好蜜销不出去,本地又卖不起价格,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3年开始,小孩要读书了,家离学校好几里山路,无奈只能搬到学校旁,借住在亲戚家的房子里。为了营生,戴美珍开了个小商店。丈夫就山里、店里两头跑。

“幸好在关键的时候碰到了一些‘对的人’,利用网络,我也可以足不出户学习业务知识和推广活动。”戴美珍高兴地说,“目前,淘宝代购走上了正轨,也产生了效益。我下一步要把自己的网店经营好,把我们山里产的天然蜂蜜卖出去。”戴美珍书读得不多,作为“十三五”贫困村,富足村网络十分落后,让她一直没有机会接触网络。2017年7月,在县里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她参加了县里专门为残疾人组织的免费电商培训,学习了一些网络经营知识。

为了帮助残疾人走出生活困境,泰和县借力扶贫攻坚,根据各位残疾人就业意愿采用“订单式”培训。其中26名有志于从事电商行业的残疾人集中进行培训后,从2016年5月起陆续在家从事“云客服”岗位,服务于“天猫招商”等多个岗位,人均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在尹运华等“云客服”成功经验的带动下,陆续将有100名残疾人走上从事电商创业的致富路。

井冈山报2017-12-13

 

 

武汉市硚口区残联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 文章下载

武汉市硚口区残联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

2017年,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省、市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进落实“红色引擎工程”,紧紧围绕和谐硚口大局,以残疾人为中心,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为重点,全心全意做好残疾人工作,努力为残疾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区创建全国残疾预防试验区试点工作在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我区社区残疾人组织服务工作在全省残联组联工作暨志愿助残工作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统筹协调,强化兜底保障

1.落实区政府为残疾人办理的实事

为150名困难听力残疾人免费装配助听器,切实解决了这些残疾人听力困难问题,改善了他们听觉的功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完成了设立残疾人长期医疗基金项目。设立残疾人长期医疗基金,精准扶贫,对患大病或重病残疾人的医疗费用按规定标准给予救助。切实减轻残疾人家庭因患重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2.落实惠残各项政策,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两项补贴”政策。为6039名重度残疾人发放重度护理补贴759.84万元,为320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 447.43万元;二是为144名特困一户多残家庭发放护理补贴15万元;三是为311名残疾人发放轻度智力护理补贴31.54万元;四是为1078名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提供服药补贴194.205万元;五是为218名0-14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经费330.88 万元;六是为11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每人住院补贴38.88万元;七是为370名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残疾人家庭、65岁以上盲人提供居家服务192.3万元;八是为725名残疾人提供社保补贴83.06万元;九是为150人残疾家庭子女及残疾人学生发放学费70万元;十是为246户残疾人家庭发放临时求助18.16万元;十一是国际盲人节期间,为1624名盲人每人发放食用油一壶16.2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惠残资金达2200万元。

3.加快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办理领取房产不动产证;完成了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图纸设计;完成了综合服务中心安全鉴定评估;上报审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建设资金的报批工作;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并通过了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报告;严格按照公开招标程序进行了招标,做好工程招标及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规范阳光家园管理,提高阳光家园管理水平。为进一步规范阳光家园管理,组织人员到街道、社区阳光家园进行调研,就阳光家园实际人数、日常运营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庇护性劳动开展调研,并充分听取了阳光家园管理人员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硚口区阳光家园规范管理规定》,为规范阳光家园管理提供了保障。全区共托养残疾人2236人。其中,集中托养272人,居家托1964人。

5.加大残疾人培训就业力度,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根据残疾人就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符合残疾人岗位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与培训。全年组织残疾人培训220人次,新增就业(创业)120人,其中自主创业5人。

(二)坚持精准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

1.稳妥推进启动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

(1)实施四大保障措施,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三是组建医疗专家组,为创建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健全联动工作机制,为创建提供制度保障。

(2)实施三大干预项目,积极有效开展创建工作。一是实施产前筛查、诊断项目。定期进行产前筛查技术质量分析与评估。我区孕产妇筛查2645 例,进行产前诊断175例,孕前优生检查率超过80%;二是实施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项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预防儿童残疾的发生。目前,儿童残疾筛查25986例,诊断60例;三是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和残疾评定补贴制度,实施残疾评定政府补贴,定期收集资料与汇总。

(3)聚焦两大抓手,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一是创新方式,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活动。结合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爱眼日等,组织开展“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等主题活动,采取残健融合互动表演、知识讲座、现场义诊、政策咨询、文艺表演等方式,进行残疾预防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二是精准康复,不断改善康复服务。全面实施特殊儿童精准康复救助,资助残疾人安装假肢、助听器和助视器、精神病救助、辅助用具适配等服务,扩大康复体育进社区、进家庭范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为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档案,提供“量体裁衣”式精准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2.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一是为1075名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提供服药补贴;二是在全国爱耳日期间(3月3日),区残联与武汉丽声助听器公司联合开展听力知识宣传活动,现场为听力障碍患者进行免费听力筛查活动。150名困难听力残疾人免费装配助听器;三是为54名肢体残疾人适配肢障辅具;五是为视力残疾人适配助视器20台;六是为1255名残疾人适配腋拐、坐便椅、轮椅车、盲杖、闪光门铃等小型辅助器具1374件;七是为80户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三)、坚持共享发展,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

1.打造硚口文化品牌特色。着力打造的武汉太阳之家文化助残项目、宗关街阳光书社项目、六角亭街阳光志愿者协会项目成为全市领先的基层残疾人文化工作品牌,在全市首批十佳文化助残项目中全部入选。成为入选项目最多的城区;长丰街残疾人轮椅太极队、汉正街残疾人广场舞队等多个深受残疾人群众欢迎的文化队伍,并受邀参加全国相关比赛。将阳光家园建设同文化助残有机融合,举办第四届残疾人阳光家园文化活动周,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深受广大残疾人的好评。宗关街阳光书社被省残联被为2015年-2016年度全省十佳励志书屋。

2.开展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组织六角街参加缅怀革命先烈-向警予活动、组织易家街竹叶海社区关爱残疾人开展“关爱女性,关注健康”妇女保健讲座和残疾人“春暖四月·健步行”活动、韩家墩街阳光家园举办趣味运动会、组织30名残疾人参加全市残疾人集体婚礼活动、组织聋人40余名去红安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学习、组织肢体残疾人40余名去新洲紫薇都市园参观。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3.积极参加武汉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精心挑选队员,组建团队,参加了武汉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羽毛球、飞镖、象棋、游泳、乒乓球、举重、田径等项目的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双打冠军;获得游泳比赛男子蛙泳100米冠军、女子蛙泳50米冠军和仰泳100米冠军;获得举重比赛男子80公斤以上级第一名、65公斤级第三名、女子67公斤级第一名、55公斤级第一名、54公斤级第二名。

(四)坚持信访维权服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领导接访、上门走访、领导包案、网上信访、法律顾问参与接访等信访工作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推进接访重心下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好阳光信访工作要求。全年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598人次(件),其中公共服务平台市长热线28件、督办件2件,市区领导交办36件,办结率100%,回告率100﹪。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5起,法律咨询353起。残疾人法律援助受理率100%。

2.做好节假日及重要的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在全国“两会”期间、省、市、区党代会期间、“2017北京一带一路峰会”、党的“十九”大等重要的敏感时期,积极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残疾人集体或个人赴京非正常上访,赴省、市、区集体上访及时到场处置、劝返率达100%,确保残疾人群体总体稳定。

(五)深入“红色引擎”工程,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1.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残联党的各项建设的落实。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责任制、法治建设、统一战线、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将以上工作与残疾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区残联党组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传导压力,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认真抓好全年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法治建设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

2.以活动为抓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力抓手,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为机关支部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把握“红色”总基调,聚力“红色”组合拳,激发“红色”创造力,精准发力、精心实施,开展党员先锋岗服务活动,9名在职党员进幸乐社区报到,认领微心愿和服务岗位,完成了微心愿服务,持续开展进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企业(项目)”活动,3名领导干部迅速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多次深入结对企业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多次到相关部门咨询政策,请求协商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全部解决了各自结对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达到令企业满意的服务效果;积极开展“红色基金”捐资活动,区残联8名党员干部共捐款2400元;2017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四个扶贫日,区残联联合区工商(质监)局到黄陂区李家集街大黄湾村(精准扶贫村)开展“助残圆梦”扶贫助残活动,为该村捐赠轮椅车2辆、拐杖2副、闪光盲杖10把、闪光门铃10个。

3.严格落实是群团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残联干部下基层活动。按照“全市千名群团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区残联高度重视,制定区残联下基层实施方案,并积极下到各自联系的街道、社区、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倾听基层、残疾人的心声,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如,在下基层中,很多残疾人反映他们身体都有很多疾病,看病费用高,负担不起。区残联采取设立残疾人长期医疗基金救助的办法,实施大病救助,对患大病或重病残疾人的医疗费用按规定标准给予救助,切实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4.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区残联作风不断转变。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十一条禁令和区十二条禁令。通过中心组学习和党员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组织考试,将准则和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心上。扎实开展了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中共五大会址、观看《淬炼》警示教育录像片、观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隐形记动漫片、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看《榜样》、观看电影《血战湘江》,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接受教育。注重强化节前廉政教育。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中秋、十一等重要节日,及时开展节前廉政教育,提醒党员干部要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不碰高压线、守住底线,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记党的纪律,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我区残疾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两个体系”和残疾人事业“十三五”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提高残疾人生产生活水平,加快残疾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程。总体工作思路是: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强化管理,提升水平;优化服务,提高质量。主要任务是:“抓好两个建设,实施三大工程,推进三项工作”。

——抓好两个建设

抓好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硚口云端平台,实现网上办理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办理事项和流程,实行网上申办,网上审批。压缩部门、街道之间的流转环节,将部门会签纳入流程管理。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街道协同办”,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切实提高便民服务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残疾人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提高残疾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实施三大工程

精准康复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工作。实施残疾预防综合干预,有效控制残疾发生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实施方案》,通过精确化识别、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以残疾儿童、持证残疾人为目标人群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现残疾人普遍基本康复服务(享有医疗康复、专项康复救助、辅助器具适配、创新康复项目、其他康复服务)。

培训就业工程。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的力度,拓宽就业渠道,采取多项措施,打好组合拳,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同步迈向小康。

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力争到2018年8月底,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完成并投入使用。

——推进三项工作

宣传文体工作。围绕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开展扶残助残宣传活动。加强社会主流媒体报道,形成扶残助残良好的社会氛围;培育残疾人先进典型。以残疾人艺术团为载体,挖掘残疾人新艺术人才,如年轻歌手黄杰等;推进残疾人文化基地创建。加强对古田街阳光邮局、宗关街阳光书社、六角亭街阳光助残志愿者协会、长丰街紫润南太极轮椅舞蹈队等残疾人文化基地建设,开展有创意、有特色的残疾人文化活动。

信访维权工作。加强残疾人信访维权服务工作,规范使用网上信访工作平台,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依法开展残疾人信访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实施惠残政策帮残、扶残,确保残疾人群体稳定。

组织建设工作。做好区残联换届工作。召开区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力争区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支持,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渠道,进一步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

武汉市硚口区残联2017-12-13

 

 

双流区残联:康复体育进家庭进社区 带领残疾人走向幸福生活 文章下载

双流区残联:康复体育进家庭进社区 带领残疾人走向幸福生活

近日,家住黄水镇楠柳社区43岁的伍文瑶买菜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走进客厅健身器旁,踏步、扭腰、举哑铃。这样的训练,她每天都要做3次,半年来从未间断,现在她感觉身体越来越灵活有劲了。

原来,伍文瑶从小就是“聋子”,听力二级残疾,多年医治无果,也没入学读书。为了让她能高质量地生活,借助于中国残联“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项目”,双流区残联针对其身体实际情况,专门给她配备了助听器、“扶手式踏步机”等迷你健身器材,为她在家开展健身锻炼创造条件,还派人不定期入户对其进行康复体育指导。

“以前别人和我交流,只得在耳边使劲吼,现在戴上助听器,与人交谈自如多了。除了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3年前女儿上大学,政府还为我解决了每年4000元的助学金。多亏有了这些好政策,我们这样的贫困残疾家庭的生活才越来越有盼头、有奔头。”伍文瑶常挂在嘴边的话。

无独有偶。家住黄甲街道八角社区、59岁的林传根也对康复健身情有独钟。10年前林传根得病瘫痪、卧床不起,现在通过康复训练能重新站起来、下地走路了。自从去年双流区残联在社区建起“康复体育进社区体验馆”,林大爷茶余饭后都坚持到社区“健身房”锻炼身体。如今,他不但坚持室内健身,每天(下雨除外)还要花2、3小时拄着木棍缓步“暴走”20里路。

伍文瑶、林传根只是双流区“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进社区”项目受益者的缩影。据双流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项目在黄水、黄甲、胜利等10个镇(街道)共10个社区开展试点,“康复体育进社区体验馆”所建之处都受到残障朋友和居民们热烈欢迎,每天社区“健身房”10多个健身器材上,几乎随时座无虚席。

如今,康复健身已经成为很多残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在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中,双流区残联还指派专门的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为重度残疾人进行一对一服务。为保障服务质量,双流区残联还聘请了“四川奥利威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康复体育专家定期上门为健身指导员培训,并根据入户调查结果,为每个重残家庭配备了相应的康复体育器材、手册、图解等用品。

双流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双流区已经向持有残疾人证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共1300人发放了健身器材。今年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已经实施完毕,受益人约1100人。开展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是贯彻落实《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按照“量服”要求全面推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举措之一。旨在按照“量服”理念和方法,为残疾人提供面向家庭、面向个人的康复体育进家庭服务,将体育器材、体育方法、体育服务送入残疾人家庭(简称‘三送服务’)。该项目可以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享受个性化、精细化的居家式普惠性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服务,增强科学体育康复和健身意识,改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

今后,双流区残联将进一步加大体育扶贫、体育助残工作力度,逐步推广残疾人康复体育进社区进家庭覆盖面,争取早日让全区的残疾人都能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

 

 

山东嘉祥充分发挥残联“代表、管理、服务”职能 文章下载

山东嘉祥充分发挥残联"代表、管理、服务"职能

近年来,山东省嘉祥县金屯镇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充分发挥残联“代表、管理、服务”职能,开拓创新促发展,真抓实干求突破,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市、县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

加强组织领导。该镇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残联、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全镇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开展和落实。镇残联配设残疾人专职干事,每个村配齐专职委员,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优化助残环境。抓住“全国助残日”及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包村干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同时,发挥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优势,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就业指导等服务,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

抓实康复工程。始终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优质、优惠、优先服务。先后实施了肢体残疾人康复救助、精神残疾人康复救助等一系列康复工程,累计惠泽全镇263个各类残疾人家庭。同时开展“爱眼日”“爱耳日”等宣传活动,预防和减少残疾的发生。

巩固脱贫成效。对全镇62个村的残疾人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按照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为残疾人贫困户建立档案,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找准市场需求,选择从事“小”字开头的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电商、小光伏“五小”产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为残疾人发展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倡树残疾人脱贫典型,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目前全镇农村低保家庭1298户中残疾人家庭518户,占低保总户数的39.91%。实施重度贫困残疾人救助、危房改造、辅助器械配发、轮椅车燃油补贴、帮助加入新农合新农保等一系列救助工程,全镇654名贫困残疾人得到了实惠。

依法保障权益。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纳入村规民约,镇司法所无偿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镇残联每年邀请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村居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落实情况,镇信访办及时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山东省残联2017-12-14

 

 

新津县残联全面落实 文章下载

新津县残联全面落实

2017年,成都市新津县残疾人联合会获全省“开放量服”工作突出县称号,1个镇、2个社区分获全省“量服”工作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称号。

新津县残联在2017年,突出重点,完善了两大体系,扶持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4179人;强化服务,实施了三大工程,为8947名残疾人签订“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筑牢基础,强化了三支队伍,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累计服务残疾人1900余人次。

扶持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4179人

为173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在2017年,新津县实施了省市民生工程,共扶持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4179人,扶持817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资助686名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

并为3319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29万元,为1032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90万元,为450名残疾人提供家庭康复体育服务。

在推进第二批辅具适配全覆盖工作上,为1802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2370件,为598名视力和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推动120名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安置就业

为8947名残疾人签订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

新津县残联在2017年,共推动120名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安置就业,扶持了300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30万元。

其中组织和参加残疾人就业招聘会14场,有30家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75个,1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并大力实施助残康复服务工程,为107名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阳光救助18.39万元,为448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9.01万元,并为26名脑瘫儿童和17名听力及其他类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45.46万元。

除此之外,还为8947名残疾人签订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签约比例达90%。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50例。

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累计服务残疾人1900余人次

未来力争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接受就业扶持比例达90%以上

新津县残联还进一步加强了残联干部、镇乡(街道)残联专干和村(社区)残协联络员专职队伍建设,培育发展3家助残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累计服务残疾人1900余人次,组建助残志愿者队伍2支,开展志愿助残活动10次,服务残疾人800余人次。

同时,对于2018年,新津残联表示,将继续完善残疾人政策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和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

其中包括深化“订单培训+精准扶持+灵活就业”模式,多渠道扶持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自主创业、发展种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力争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接受就业扶持比例达90 %以上。

记者赖芳杰实习生武明

华西都市报2017-12-13

 

 

武义县发布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办法 文章下载

武义县发布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实施办法

总体目标

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兜底保障与就业增收相结合,政府扶持、社会帮扶与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不断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和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全面小康。

全面加强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

(一)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

1、对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确保应保尽保。对依靠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和成年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并享受与低保家庭同等的和个人直接相关的专项社会救助政策。

2、对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未成年重度残疾人和未成年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参照社会散居孤儿的养育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不再重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

3、低保家庭残疾人初次就业、再就业,3年内所获得就业收入不计家庭收入。

4、做好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对于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残疾人,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对纳入医疗救助的精神残疾人门诊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药物个人自付部分,实行全额保障。

(二)加大残疾人基本医疗康复保障。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范围,逐步调整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限制条件,将脑瘫、智障残疾儿童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规定病种支付范围;将残疾儿童、精神残疾人和“三瘫一截”等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纳入基层医生签约服务范围。

(三)健全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整合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相关政策,建立完善残疾人生活、护理、康复和社会保险等补贴制度,并实行补贴标准动态调整。

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对象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对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下的残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下的劳动年龄段残疾人,按照低保标准的30%发放生活补贴。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长期照护支出,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以及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逐步推动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长期照护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制度。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基本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三档,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260元、130元的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在机构集中托养的残疾人,在上述补贴标准基础上分别上浮50%。补贴标准根据护理支出情况适时调整。

3、残疾人康复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而产生的额外康复支出。加大康复救助力度,调整项目设置,扩大受益覆盖面。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对0-6周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孤独症)、肢体残疾儿童配置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等基本服务;对7-18岁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基本养护服务;对残疾人自费配置人工耳蜗等辅助器具经审批给予最高5000元的补助。

4、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落实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等各项扶持政策。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按最低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补贴。残疾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费全部由个人缴纳的,按最低缴费标准给予40%补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贴。建立残疾人补充保险制度,统一为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残疾人托养机构、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参加综合责任保险或意外伤害保险的,按参保人员名单及保单给予30%保费补助。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以上四类残疾人福利补贴。对既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又符合因公残疾、离休等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申领其中一类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享受儿童福利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可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残疾人不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上四类补贴不计入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收入。

(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住房。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住房长效救助机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予以优先安排。

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一)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

1、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将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范围。

2、除创业3年内、在职职工总数不超过30人的小微企业外,对未达到安置比例要求的用人单位,严格依法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3、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每多安置1人,每年按不低于我县4个月最低工资标准予以奖励。

4、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招录(聘)和安置残疾人就业,未达到安置比例的,应当优先招录(聘)残疾人。到2020年,县残工委成员单位至少要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公办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

(二)稳定发展集中就业。

1、全面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和服务。

2、对福利企业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每多安置1人,每年按不低于我县1个月最低工资标准予以奖励。

3、对残疾人辅助性(庇护性)就业机构,除根据规模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经费外,每安置1人,每年按不低于我县2个月最低工资标准予以补助。

4、对盲人按摩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为残疾人缴纳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按参保人员名单和缴费发票给予30%的社保补助。

(三)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创业。

1、鼓励残疾人从事自主创业,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对从事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补助及贷款贴息,补助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

2、推进残疾人电子商务就业,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为残疾人缴纳五险、每月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电子商务企业,每安置1人,每年按不低于我县2个月最低工资标准予以奖励。

3、推动建立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对依托大众创业孵化平台或利用现有残疾人服务设施创办的残疾人创业孵化园(基地),可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场地(所)租赁、无障碍设施改造、设施设备购置补助。

4、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适当提高乡镇(街道)、村(社)残疾人专职委员补贴标准。

(四)推进农村残疾人增收。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优先享受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异地搬迁等财政专项扶贫政策。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每年根据安置残疾人人数及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情况给予补助。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结对帮扶残疾人制度,深化结对帮扶工作,提高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

(五)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向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成效与补助资金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和健全残疾人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一)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和优化康复资源整合与配置,建立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间的合作机制。加强社区康复服务,加大社区康复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的考核力度。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强化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培训功能,加强专业康复人才培养培训。在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强化医疗康复方面的内容。完善0-6周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

(二)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学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训练和生活费给予补贴。规范送教服务,完善随班就读,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教学质量。到2020年,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十五年教育,提高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资助水平。鼓励特殊教育教师终身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先评优时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三)强化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将残疾人专业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改造等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到2020年,建成示范性残疾人托养机构1家,平均每百名残疾人的康复和托养床位达到3张以上;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成1家残疾人庇护机构,鼓励、扶持村(社区)建立残疾人庇护照料机构。规范服务机构管理,制订残疾人康复、托养、庇护服务与评估标准。整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养老助残资源,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料、居家安养服务。对民营机构开展的残疾人康复、托养、庇护、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给予政策扶持。

(四)全面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继续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建设项目,加快公共交通、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在公共停车区设置残疾人车辆专用停车位。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出入口的坡道平整覆盖率。公共服务建设项目无障碍设施竣工验收时,应邀请残联组织和残疾人代表参加。逐步推进政府信息以无障碍方式发布,县广播电视台开办手语栏目或在主要新闻栏目加配手语解说或字幕。

(五)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开展基层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应当配置适宜残疾人的建设器材器械,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注重残疾人文化体育人才培养,加强残疾人文化艺术和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及信息库建设,对在国内外重大文艺展览、演出和体育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残疾人文艺人才、运动员予以奖励。

楼雪韵

武义新闻网2017-12-6

 

 

为残疾人筑梦 传递社会温暖——吉林大学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纪实 文章下载

为残疾人筑梦 传递社会温暖——吉林大学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纪实

编者按:今年11月30日,2013-2022年亚太残疾人十年中期审查高级别政府间会议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大会宣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的致辞。“加快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努力增进残疾人福祉,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成为大会的主旨。回顾吉林大学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爱残助残”的决心和信心。吉林大学一定凝心聚力,不断进取,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为残疾人筑梦 传递社会温暖

——吉林大学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纪实

【吉林大学报记者 晓蔚】目前,我国残疾人有8500万,很多残疾人不能很好地生活、工作,甚至陷入困境。如何让社会更多的力量关注残疾人,如何促进残疾人平等社会参与,如何让残疾人超越自我、共享社会进步,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筑梦,早已成为吉林大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从建立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拥有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机构的高校,到把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和服务纳入到学校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举措;从艰难探索、经验积累,到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展现了吉林大学校领导的远见和胸怀,吉大人的担当和追求!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留下的是吉大人积极倡导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躬身笃行的坚定足迹。

整合功能 搭建平台

入选首批省级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搭建完备的平台,将资源进行合理且充分的整合,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平台的建立,就是经历了由各学科功能定位到整合平台、打造资源,再到平台深化发展的艰难历程。

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学校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撰写完成和公开发表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论文虽然只有31篇,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涉及的主题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残疾人权利、生存状况、远程教育问题、康复以及残疾人交通用品设计,其中一部分是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但是,这些学术成果阐述了各个专业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所能发挥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吉林大学在教学与科研中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关注。

2009年,学校利用学科众多的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对学科进行有效整合。9月21日,中国残联、吉林大学和吉林省残联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这是东北高校首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研究机构。中心把服务决策、推进事业作为研究的根本目标,把破解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把指导实践作为研究的最终归宿。中心的建立在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使这一研究更具方向性、规模性和组织性,对于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时,中心以985创新基地为重要依托,跨学科、跨专业,整合了哲学社会学院、护理学院、白求恩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东北亚研究院的学术资源与科研力量。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研究,将其列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由此,中心更加明确了以“立足吉林、服务东北、面向全国”的发展宗旨和目标,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研究工作全面开展,大踏步地前进。

2015年,中心平台进一步扩展,与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机构共同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与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共同入选2015年度新增的吉林省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踏实研究 服务社会

科研、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融合,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打造平台是框架上的把握,平台运转则需要功能的定位。发挥哪些功能才是我们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呢?吉林大学不断积极探索,寻找到以中心作为平台,在科研、实践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帮助残疾人实现了自我超越、人生逐梦的有效途径。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发表的涉及残疾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专著8部、论文300余篇,被收入国家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公开发表在国家重要期刊上。SCI收录论文6篇,EI、ISTP收录论文4篇,SCIENCE、NATURE论文2篇,CSSCI收录论文27篇,其中有两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在《残疾人研究》上发表论文5篇。

科研项目彰显能力。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凸显了中心较强的继续承担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基础和能力。中心已经完成或正在承担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残联重大项目、国家科委项目、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曾宪梓国际助残基金会、省社科、省科委、省残联等课题立项机构的各种纵向与横向研究课题60余项,经费达300余万元。吉林省残联也非常支持中心工作,已连续几年下拨科研经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近两年,又有数位教师分别获得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吉林省和辽宁省委托项目。

科研成果凸显效益。上述科研成果纷纷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得到了有关权威机构的认可,被国家和吉林省有关决策部门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有16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研究人员撰写的《妇产科护理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医学》获国家级规划教材、校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宋宝安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关于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得到了吉林省委领导的批示;常遇春教授的“一种穿通效应增强型硅光电晶体管”获得了专利转让;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接口问题研究”已向国家申请了专利。

服务社会开展合作。 2011年12月2日中心承办了在吉林大学举行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暨第五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使得农村残疾人问题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2015年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签署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中心已成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试点机构之一,为吉林省的贫困残疾人获得权威的医疗康复救助做出了贡献。7月,中心成员多次应邀参加了辽宁省加快推进全省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的专家论证会,代表中心提出对于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这些合作对共同助推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培训辐射引领。2010年,中心主要成员单位白求恩医学院与吉林省残联共同承担第四期全国省级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班的任务,为来自全国13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的69名康复领域的师资人员提供了培训指导。2012年受中残联康复部委托成功举办了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培训班。

人才培养后继有人。加强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才能使残疾人事业的步伐永不停止。从2009年3月开始,学校以共建的模式,公共卫生学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为残联系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康复管理及服务专业人才。主要培养方向为残疾人康复管理,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2010年以来聘任了尤红等7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各领域专家作为我校的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并设立北京和吉林大学两个授课点和培养基地,共有40余名优秀教师为这些研究生授课和论文指导。学校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培养了57名此类研究生,覆盖国内18个省、市和自治区。这些毕业生目前都已成为残联系统的业务骨干,有的研究生已成为残疾人事业领域的主要领导。同时,根据学校的相关专业设置,进行了残疾人研究人才的培养。吉林大学社会保障学博士点在中心设有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方向,列在2017年学校博士招生目录中。先后招收了4名博士研究生,已经有两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他们现在都在高校从事与残疾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保障相关的研究与教学活动。

关心爱护自强自立。吉林大学一贯支持和帮助鼓励在校残疾大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连续多年评选十佳自强自立大学生,号召全校学生学习他们不向命运低头顽强拼搏的先进事迹。每逢新年佳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都亲自到寝室看望残疾学生,鼓励残疾大学生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吉林大学2012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亲自接送被誉为“中国版霍金”的计算机学院“脑瘫博士”王甦菁,为他执行毕业拨穗礼的场景成为学校传颂的佳话。

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吉林大学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建立基地,研究真问题,实施真帮助。在中残联和吉林省残联的指导帮助下,中心于2011年开展了东北三省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的大规模深入调研。走访了43个村屯,回收有效问卷4360份,内容涉及经济、就业、婚姻、教育、康复、医疗、无障碍等多个方面,是迄今为止我国对农村残疾人进行的一次内容全面、规模宏大的社会调查。2012年,中心在辽宁省抚顺县、吉林省榆树市、黑龙江省富锦市分别建立了吉林大学残疾人研究与爱心教育基地,不定期地组织师生进行农村残疾人调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社会责任心。2014年10月11日,中残联、东北三省残联、中心与哈尔滨市南岗区、安达市、长春市朝阳区、梅河口市、抚顺市顺城区、葫芦岛市绥中县基层残联共建6个研究基地,为广大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基层残疾状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内联外展 彰显特色

发挥中心效力,为残疾人圆梦插上双翼

内联外展是吉林大学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活动方式,对内不断资源挖潜,稳固联系,对外不断扩展视野,维护互动。中心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建设,初步形成了研究特色,提升、扩大了影响力,与全社会形成合力,为残疾人圆梦插上翅膀。

有创新才有特色。中心开展残疾人研究所需要的学科门类齐全,将人文研究与医学研究、管理学研究相结合,可以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广泛、更全面、跨学科体系、多视角的研究成果;把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在中国残联、吉林省残联、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以及广大社区的支持配合下,为科学合理地解决残疾人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中心科研资源雄厚。多个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实验室为残疾人预防与康复事业提供了更高的科研平台;国际经验研究与国内实证研究相结合,汲取国外先进研究经验,有效提高研究水平;残疾人问题研究与为残疾人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为解决残疾人问题提供人力支持。

几年来,依托中心,相关学科和成员不断通过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学习更多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中心主任李凡教授2016年两次应邀参加了残疾人事业发展高校校长高峰论坛;2017年7月,到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与盛大成理事长等以残疾人事业发展合作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对今后双方合作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设想和展望;中心成员先后多次应邀参加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论坛,围绕残疾人在经济、住房、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养护照料、康复、辅助器具、法律服务、无障碍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基本服务及需求特点与全国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2012年,白求恩医学院按着中国残联康复部的工作部署,在吉林省残联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在长春市开办的中国残联、吉林大学脊髓损伤康复高级培训班,充分发挥了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吉林大学培养基地的作用,培养了高水平、高层次的康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爱残助残 信心满满

积极行动,奔向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的永久航标

“爱残助残”是一种品格,一种担当,一种力量!让广大残疾人满怀自信,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转化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5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报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第三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指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我们的党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又一次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征程,新的号角。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吉大人信心满满。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提出新的构想。未来将在集中在凝练科研方向,产出积极成果,强化项目效应;加强学科建设,创造新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推动点;加强队伍建设,使专项研究人才层次更上一层楼;强化人才培养,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吉林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必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残疾人事业学术交流基地、残疾人事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新的业绩。

作者:晓蔚

长春市政府2017-12-9

 

 

宿迁“量体裁衣”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方案 文章下载

宿迁“量体裁衣”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方案

记者 张琥 实习生 张丹

先天失聪,但戴一个人工耳蜗,让他和正常小朋友一样,用另一种方式去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后天残疾,但装一个假肢,让她摆脱双拐,走进工厂自食其力,家庭的“负担”变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残疾人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精准的康复服务。今年8月,宿迁出台《宿迁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用全社会的努力去弥补他们身体上的缺陷,让城市温度“精准”抵心。

失聪孩子重新聆听世界的声音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唱一首歌谣,对于一个四岁的孩童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听见这首歌谣时,市民邱璇却含着泪水去聆听。

“到现在还记着孩子开口叫‘妈妈’的场面,真是热泪盈眶。”邱璇回忆道。邱璇的儿子陆御同出生几个月后就被查出先天失聪。

“经过专业医疗机构的认定和市残联的推荐,经过手术后,陆御同戴上了人工耳蜗,也是第一次听见了声音。因为很多先天失聪的孩子都伴随着语言上的障碍,现在最关键的是恢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邱璇说。

在市区惠耳听力语言训练中心,一群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正在接受集体康复训练课。在这里,每天都能听到孩子的歌声和笑声,每月都会有小朋友通过康复训练,达到和同龄孩子一样的听说能力,陆御同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训练中心,陆御同正在上一堂叫AVT的个训课,也就是老师、孩子、家长三个人共同上的一堂中文听觉口语法课程。老师不仅教孩子,还把教学方法教给家长,一起努力让孩子更好地康复和社会融合。中文听觉口语法教师叶静雯告诉记者,0到6岁是孩子康复的最佳语言期,也是精准康复的黄金时期。最初时,很多家长不太懂,有的孩子三岁才送过来,导致恢复的成效不太好。现在家长的康复意识越来越强,只要发现早,干预早,让孩子越早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康复的效果就越好。

惠耳听力语言训练中心负责人张杨告诉记者,每年都有90多位失聪儿童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并成功“毕业”。目前,已有60多位孩子已经和正常小朋友一样,到幼儿园读书。

康复服务从“粗放”转向“精准”

为陆御同免费提供人工耳蜗,并免费提供康复课程。可以说,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表。残疾的情况有很多种,因此更精准为他们提供康复方案,才能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地提升。

残联康复指导中心主任魏从浩说,宿迁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较晚,康复服务正在由粗放式、保基本向精准化、精细化转变。《宿迁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首次明确了我市精准康复服务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保障条件、各部门职责等。至此,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在我市正式步入“精准化”道路。

加了“精准”二字,前后工作有啥区别?对此,魏从浩表示,精准康复具有“精确化识别、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等鲜明特点。此次多部门联合行动,改变了以往残联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为进一步整合康复政策、项目、机构、人才等资源,开辟了“绿色通道”。

精准化首先要解决好康复谁?《实施方案》明确面向这些人群:第一个层面是残疾类别:

分为盲人或低视力、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脑瘫)、孤独症(精神残疾人)等五个类别的残疾人;第二个层面是年龄结构:①0-6岁上述五个类别的残疾儿童,需要装助听器、做人工耳蜗、肢体矫治手术、到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的;②7—14岁脑瘫(肢体)和自闭症儿童,需要到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③7-17岁持证或者未持证青少年残疾人有服药、手术、护理、功能训练、辅具需求的;④18岁以上、持证残疾人有服药、手术、护理、功能训练、辅具需求的。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方案》中所指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与医疗需求是严格区分的,残疾人普通的医疗需求,不是康复需求。医疗是治病救人,康复则是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这些在《实施方案》中的服务目录中均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多年残疾重新“站”起来

几十年前,正在上高中的宿豫区关庙镇董墩村村民丁苏英,不小心砸破了右脚,却不幸得了破伤风,右脚的脚面少了一块,左脚进行了小腿截肢。由于家里经济困难,负担不起假肢的费用,多年来一直拄着双拐维持基本生活。

“平时都是拄着双拐,根本没法上班赚钱。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老公也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靠种点地,或者在家门口打短工,维持生计。”说起以前家庭的情况,今年近50岁的丁苏英,忍不住抹眼泪。

幸运的是,在2004年,丁苏英申请残疾人证的时候,得知自己有机会可免费获得假肢,从此她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残疾后,我也想装个假肢。但一个假肢要几千元,根本买不起。那次报名后,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联系我,让我前来安装假肢。假肢四年换一次,我这个已经换第三次了,没要自己花一分钱。”丁苏英说。

如果不是走路略有踉跄,装上假肢的丁苏英几乎与常人无异。目前,丁苏英正在家门口的一家鞋厂上班,从事鞋子打样的工作。“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丈夫也能外出打工了。孩子们已都结婚成家了。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可以说喜滋滋的。”

精准康复,更需要“量体裁衣”的康复方案。在宿城区儿童康复中心,因发育迟缓,今年13岁的小杨,下肢骨头已严重变形,导致骨关节错位,全身疼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医生为她制定的精准康复主要是缓解病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延缓肌肉萎缩,经过康复大大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

让每位残疾人享有个性化康复服务

两年来,宿迁争取专项经费9000多万元,对符合条件的5300多名0—6岁残疾儿童和7-14岁残疾儿童(脑瘫、孤独症)进行基本康复项目免费服务;累计帮助1200多名听障残疾人免费佩戴助听器,价值约1300万元。

两年来,全市累计42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让每一位白内障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助,重见光明。

两年来,全市集中发放辅具2万余件,受助残疾人1万多人;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00余户,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生产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两年来,累计落实7800多名精神残疾人享受基本用药专项补助资金,确保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最大限度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基础。”市残联副理事长程辉说。

《实施方案》提出精准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我市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80%以上。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顾名思义,贵在精准,重在精细,关键是要解决好康复谁、谁来提供康复、怎么康复的问题。程辉表示,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准识别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在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上有新突破,在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上有新举措。

宿迁网2017-12-9

 

 

浦江县:打造助残扶残新局面 托起残疾人的幸福梦 文章下载

浦江县: 打造助残扶残新局面 托起残疾人的幸福梦

“吃不愁,穿不愁,谢谢政府,谢谢政府。”12月6日上午,黄宅镇八联村余店自然村78岁的残疾老人徐青云聊起当前生活,不停地说着感谢政府。

“老人家年轻时很苦,现在政府每月发助残金,所以他感受特别深。”八联村村委徐志业说。余店村是个小村,只有116人,全村9名残疾人个个享受惠残补助。这是浦江县实施惠残民生工程,帮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今年,浦江县把残疾人事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残疾人救助、康复、就业、教育等民生工程,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各类惠民补助及时精准发放

全面实施四项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落实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政策。2017年,浦江县共实施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补贴4121名,发放资金1246.6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275名,发放资金1207.2万元。对150名各类特困残疾人发放粮油水电补助4.5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150户,慰问培智学校残疾儿童34名,发放资金16.9万元;对182名因病、因灾发生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实行临时救助,发放补助款29.5万元。创建市、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各2家。全面开展残疾人意外保险并覆盖所有残疾人,推进托养庇护服务机构综合保险。完成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334人,发放资金8.6万。

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持续开展

浦江县全年完成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290例,免费适配助听器75台,安装假肢5条,赠送轮椅、盲杖等辅助器材150件,实施0~6周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24名,完成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84户,残疾人“安居宜家”60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把精神残疾人、0~6岁残疾儿童、“三瘫一截”残疾人列入签约服务对象,其个人承担部分给予金额补助,减轻其康复服务的成本。落实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与补贴制度,完成年度任务,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做到应补尽补建立规范化服务制度的社会康复站比例达到55%;落实精神残疾人服药政策,纳入医疗救助的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覆盖率达100%。利用各种社会助残服务资源,推动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和养老机构资源共享。

在做好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民生工程的同时,浦江县还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教育等各项工作。“我们要用真心、细心,托起一个个残疾人的幸福梦,照亮一个个残疾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县残联理事长曹新建表示。

浦江县政府网2017-12-8

 

 

如皋市:“精准康复”助力残疾人同步小康 文章下载

如皋市:“精准康复”助力残疾人同步小康

如何给残疾人带来更好的康复服务?如何实施精准康复?近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今年9月,市残联、卫计委、人社、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出台《如皋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提出力争到2020年底,我市将为90%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助力残疾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康复试点 提升残疾人满意度

据了解,全市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在如城街道城东、大殷两个试点社区开展。连日来,市残联组织康复医生深入两个试点社区残疾人家庭,发放《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填写市残联下发的《如皋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申请审批和服务记录表》,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基本状况调查,以达到因人施策,精准康复。同时,参观了两个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情况、经验做法、档案资料的建立、场地设施等。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城东、大殷两个社区作为市精准康复服务的创新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制定规章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将各康复站负责村居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成立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专家评估小组,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内容,对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实施分类救治,提供医疗康复服务。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康复救助项目的筛查、评估、服务转介、随访等工作。

今年市残联以开展精准康复服务为主抓手,以推动三级康复服务网络规范化运营、残疾儿童康复和康复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救助达到全覆盖,资助残疾人加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贫困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救助、白内障手术、无障碍环境改造、基本辅具适配、基层康复指导员培训达到全覆盖。全年为1.6万名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开展基本康复服务。

为市残联推行精准康复服务积累经验做法,目前,两个社区正在总结经验,待整理出一套系统性、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后,推广到全市。“为贯彻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加快实施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非常重要。”市残联理事长神俊华说。

精准施策 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

“中央和省里推出的精准康复方案,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指引和资源支持。通过入户调查、医疗评估等环节,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康复服务计划,将按年度、分批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精准康复行动的实施,将使全市残疾人服务面扩大,保障力度加大,康复专业化、精准化增强。

《方案》明确,为每个社区(村)配备一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与社区(村)医生共同组成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以各镇(区、街道)为单位,针对肢体、视力、听力、智力、精神等各类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康复站作为康复服务机构。精准康复服务小组依据《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对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入户开展康复需求评估。由康复服务机构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服务方案,实施服务并建立档案。

针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市残联邀请康复医生为残疾人开展运动治疗、生活能力训练等综合性康复,以期早日回归社会。“通过康复培训、上门指导的形式,提升康复医生知识和服务水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许多患者由于身体残疾后存在心理问题,康复中心在上门康复期间,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

根据《方案》,残疾人接受医疗康复服务由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支付。残疾人接受《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中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服务,由残疾人康复专项经费或其他经费支付。

康复行动 点燃残疾人生活希望

“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不仅帮助残疾人逐渐恢复身体健康,还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搬经镇叶庄居康复站,每天早晨8点不到,56岁的冯德庆准时坐着轮椅,被老伴推着出门,两个人走走停停,冯德庆时而还能自己推着轮椅走上一会儿。20分钟后,他们来到社区康复站。他的老伴介绍:“这里康复的人很多,我们都成了朋友,每天心情特别好,老伴儿也能走路了,完全不用儿女操心。”搬经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康复站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了康复服务体系,实现了残疾人康复全覆盖。

据市残联负责人介绍,去年4月,家住吴窑镇立新居的桂俊因脑中风导致左侧身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同年10月,镇残联为桂俊开展了康复服务,由两个村医生为他制定康复计划,并鼓励他勇敢面对、树立自信。康复医生为他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上下肢肌力训练、步行训练等,鼓励他扶着墙壁走路。一开始他只能走10来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能逐渐下地行走百来米。半年后,他不借助工具便能比较平稳地走路,还能与别人正常交流。

这只是精准康复服务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市残联还制定《康复训练档案》,在上门进行康复服务过程中,都要将康复方法、康复时长等记录在册,并告知患者家属后签字,以备查询和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康复方法。“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将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水平,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使残疾人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市残联副理事长郭锦泉表示。

记 者吴环宇

如皋市委新闻网2017-12-12

 

 

莲新街道紫东社区让辖区残疾人燃起生活希望 文章下载

莲新街道紫东社区让辖区残疾人燃起生活希望

锦江区莲新街道紫东社区最近又帮半身瘫痪的肢体残疾人谷海林找到工作了。多年来,该社区“两委”积极帮助社区193名残疾人,不仅经常带着慰问品前去探望,引导残疾人申请社会补助,还组织多种助残活动,促进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再就业

生活又有了希望

帮助残疾人就业,不仅会增加他们的收入,还会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减少社会矛盾。

谷海林以前在钢管厂上班,后来钢管厂转型改制,他下岗了。2016年5月30日,他突发脑溢血住院,导致半身瘫痪,右手臂和右腿变得麻木。由于谷海林没有收入,仅靠母亲退休工资生活,经济困难。社区得知谷海林的情况后,四处帮他打听,在社区内的钢五区批发超市帮他找到了一个营业员的工作。

记者前去采访时,谷海林正在超市中帮顾客装货物,他举止缓慢,但思维清晰,口齿清楚。“阿姨,来,把东西拿好。”他耐心地给一名顾客递上物品,又帮这名老人清点买东西剩余的零钱,工作认真、细致。他对记者说:“在社区张主任的介绍下,我10月7日来到这个批发超市上班,主要是帮超市整理东西,送货到附近的小区居民家中,工作量不算大,工作时间也不长,我经历了下岗、重病,现在又上班了,觉得很开心,生活又有了希望。”

批发超市老板马程杨先生说,这个批发超市就是服务社区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家庭,超市不仅价格比一般超市便宜,还积极支持社区的扶贫、慈善、助残等工作。

申请多种补贴

“失独老人”有保障

对于年轻的残疾人可以进行就业帮扶,对于年老的残疾人,紫东社区就想办法给他们申请各种帮扶资金。

“失独老人”喻名其69岁了,身患15年的帕金森综合症,和老伴曾金蓉相依为命。据曾金蓉介绍,紫东社区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老两口特别关心,每个月都会带着麦片、豆浆、购物卡送给老俩口。了解到老人医病开销大,社区积极为老人想办法,“挺感谢社区的,他们每月来看我们,为我们办这么多实事,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她说。

今年7月,社区主任张涛带曾婆婆去太平洋保险公司营业厅办了照护险,这样每个月她的老伴喻大爷都可以拿到1400元照护金;此外,锦江区残联每个月给喻大爷100元的残疾人重度护理补贴;社区还给他们申请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补贴,每人一个月能拿到650元。老人重病缠身,这么多补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两人的经济负担。

民生无小事,紫东社区把助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对口帮扶几个残疾人,定期前去关心。“最近我们又给社区残疾人发放了58个康复器械,以后会点对点地给他们更多实质性的帮助。”紫东社区主任张涛表示。

记者刘福燕

华西社区报2017-12-4

 

 

乐业加大对残疾人扶贫扶智力度 文章下载

乐业加大对残疾人扶贫扶智力度

今年以来,乐业县残联认真落实政策,加大对残疾人扶贫与扶智力度,全力推进全县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工作,促进残疾人生活改善、收入提高。

积极开展基本康复服务。为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该县残联、卫计局、扶贫办、教育局印发了《乐业县残疾人精准康复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精准康复服务专家技术指导组,县残联与卫计局确定县人民医院等13个机构为一级康复评估机构,确定县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等15个机构为精准康复服务机构。今年5月,召开全县精准康复工作培训会,对各乡镇、村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由于该县还没有可接纳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的中医院及医院康复科室,根据当前工作实际和服务需求,该县在县文化广场成立了乐业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站,配备了6名工作人员,其中4名是有专业资质医护人员,配置了专业的康复设施,可进行康复训练服务,同时对部分残疾人上门开展精准康复支持性服务。筛查并转介到平果铝医院等治疗训练9人,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22人、服药21人,在县内各机构康复以及开展支持性服务890人,共完成康复服务942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7%。同时做好康复手册、康复卡的服务记录。基本辅具服务方面,该县残联积极上门服务,把轮椅、助听器等辅具送到全县8个乡镇的村屯残疾人家中,全年开展辅具入户适配432例,完成率162%,接受残疾人及亲属咨询服务85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70余册。全年开展基本康复服务和基本辅具适配服务共投入资金52.8万元。

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今年6月,该县制定并下发了《2017年乐业县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涉及全县65个贫困户,资金26万元,主要任务是帮助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厨房、卫生间改造和安装楼梯扶手等3项。6月以来,乐业县安排专职干部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在审核确定后,由乡镇,社区张榜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残联批准。经过4个多月的进村入户排查、实施,目前共完成65户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任务,共改造厨房34户,改造卫生间29户,安装扶手1户,地面防滑改造1户。对于无人管护的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服务。今年,该县主要对64个残疾人进行居家托养服务,此项目涉及自治区下达任务45人,中央下达任务19人。

通过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带动残疾人增收。该县的阳光助残基地位于同乐镇烟棚村,该基地主要是种草养猪项目,基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技术指导、产业辐射支持。今年,该基地向125户农户发放小猪250头,指导帮助100多户残疾人种草养猪,赠送桂木一号草种,现场教学4次,为80多户发放小猪后的残疾人入户做好疫防、食料配方指导。该项目辐射带动100多个农村残疾人实现增收,且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同时,乐业县还加强残疾人智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劳动能力。目前已完成培训3期,196人接受培训,真正做到既扶贫又扶智。

杨 德

右江日报2017-12-14

 

 

南昌33.8万残疾人加速奔小康 文章下载

南昌33.8万残疾人加速奔小康

日前,南昌市残联、市人社局、市卫计委联合对我市盲人医疗按摩初级技术资格进行考评。据悉,此次考评系我市首次进行盲人医疗按摩初级职称考评,共有34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参加考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这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发出了动员令,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年来,我市以残疾人为中心,坚持“强三性、去四化”,在预防康复、教育就业、组宣文体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融入感。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市共有各类残疾人33.8万名,占全市总人口的6.39%。“如何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广大残疾人手中,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一直都是残联工作的根本遵循。”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余颖说。

预防康复创新多

在南昌,每天都会“上演”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重新找到生活希望的故事。预防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第一需求,我市在建成181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点)的基础上,对24家社区康复站(点)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形成了“社区+机构+家庭”的立体康复新模式。

今年,我市还将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年龄由0-6岁扩大到0-7岁,受益儿童已达230余名;对全市14家康复机构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发放家长陪护补贴,每人每月400元,受益家长达300余名。同时,我市已为贫困听障患者免费发放助听器600台,为22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服药补助,为100名肢体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采购残疾人用品用具22370件,配发辅具4400件。

预防康复工作创新开展,有力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

教育就业特色多

教育就业是残疾人共奔小康的第一要务。2017年是我市“残疾人就业服务年”,截至目前,我市共举行专场招聘会72场,推荐残疾人就业达到1963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的标准,对农村9201名贫困残疾人进行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发放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3029万元,受益残疾人达6.8万人次;扶助农村种养殖业残疾人48户。

今年,南昌还对70名学前残疾儿童实行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1万元;鼓励扶持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智学校、育智学校、进贤县特教学校获扶持资金8.7万元。

近年来,我市还制定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残疾人从事网吧创业就业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残疾人就业创业文件,大力推进了残疾人就业创业。

教育就业工作特色纷呈,大大增强了残疾人的幸福感。

组宣工作亮点多

轮椅上的名画家梁娉、红平畜禽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宋红平、千亩水稻种植大户陈勇、南昌香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学万……组宣工作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第一载体。为此,今年我市组建残疾人励志创业演讲报告团,举行巡回演讲12场,听众达3500多人,激励了广大残疾人以自强模范为榜样,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2016年开始,我市全面推广“九有”和“五有”残疾人工作经验。“九有”即:乡(镇、街道、管理处)残联做到有残联牌子、有工作公章、有理事长任命书、有专职委员名单、有办公场所、有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有工作档案、有残疾人信息;“五有”即:在村(居委会、社区)残协做到有协会牌子、有残疾人专职委员、有活动场所、有档案资料、有工作制度。

组宣工作亮点突出,有力地增强了残疾人的融入感。

●相关新闻

培智学校开展公益演出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为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让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尊重,南昌市培智学校日前在步行街明秀广场开展了“流光溢彩——话成长”公益演出活动。

活动期间,该校的8个文艺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其中,天使爱乐团表演的《雷神进行曲》旋律激昂,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该校诗朗诵和绘画社团一同表演的绘画和朗诵节目,让大家看到了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随后,舞蹈《星星的心》,轮滑表演和《快乐的校园生活》主题秀等节目一一亮相,博得掌声阵阵。

记者 徐蕾

南昌日报2017-12-4

 

 

嘉定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出新招 文章下载

嘉定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出新招

漂亮的棉麻布制手拎包,手工彩绘陶制人偶,草编“龙凤呈祥”拖鞋……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都是由残疾人制作的,且只要戳几下手机就能便捷购买。日前,在嘉定区政府残工委开展的“爱在阳光下”主题活动上,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电商平台“易米点点”正式启动,旨在为有网络就业创业梦想的残障人士圆梦。

“易米点点”致力于打造一个供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的平台,关注“易米点点”微信公众号后,即可在线上商城看到由残疾人制作的各式手工艺品,并可通过手机下单购买。“易米点点”上的大部分商品,来自嘉定区“阳光工坊”和“阳光家园”。“阳光工坊”是嘉定区残联在2011年4月推出的助残公益服务项目,该项目以社会化运作的模式,由嘉定区徐行镇残疾人服务社承接,旨在通过利用嘉定传统特色黄草编织、嘉定竹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支持残疾人参与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实现就业并扶持创业。“阳光家园”是为残疾人提供集教育培训、简单劳动、产品加工、康复训练、体疗娱乐为一体的全日制日间照料服务的机构,目前嘉定全区12个街镇均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阳光家园”。

嘉定区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阳光工坊”还是“阳光家园”,都是让残疾人活得更有尊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比如“阳光工坊”,目前已培训学员数百人,不少学员成功就业后还成了带教老师,有了工作和收入,还有了更多朋友。

除了电商平台,嘉定区还给残疾人手工艺品找到了其他“销路”。在“爱在阳光下”主题活动上,嘉定区举行了残疾人非遗手工艺品慈善拍卖,拍出的16组45件商品均是出自残疾人之手的草编和竹刻,拍卖共筹得善款296888元,这些善款将全部被捐赠给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近年来,嘉定区举办了多次残疾人非遗手工艺品拍卖活动,既为这些手工艺品拓宽了市场渠道,还扩大了残疾人手工艺品的影响力。

此外,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嘉定区每年都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旨在通过竞赛培养和选拔一批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残疾人技能人才,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和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嘉定在全市首创国有企业带头招录残疾人机制,已有8位残疾青年进入国有企业,3年中16名大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编制专项招录,8名残疾人被录用。在嘉定区就业年龄段内6676名残疾人中,有就业能力的4314名,实现就业4285名,就业率达到99.3%。

记者了解到,嘉定区是全市惠残政策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区之一。2016年,嘉定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嘉定区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让更多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7年嘉定投入1.05亿,加大了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帮扶力度。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嘉定区残疾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363元,增幅高于普通居民家庭0.7%,残疾人人均可支配占全区68.5%。

作者: 茅冠隽

上观新闻2017-12-5

 

 

陇县探索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工作综述 文章下载

陇县探索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工作综述

记者金鑫

对残疾人来说,康复是生命重建的“支点”。今年5月起,陇县在省市残联精心指导下,以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为核心,强力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省级试点工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依托机构、面向家庭”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县残疾人筛查评估参与率达95%以上,经过筛查评估的残疾人享受精准康复服务的比例达60%以上,有5700多名残疾人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精准康复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健全机制打造惠民工程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残联、国家卫计委等提出,要大力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到2020年,使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超过80%,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超过80%。

那么,什么是精准康复?据省残联副理事长兰孟偃介绍,精准康复就是以实施精准筛查、评估和服务为核心,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方案,阻止和减缓残疾发展,减轻残疾人痛苦,改善残疾人功能缺陷或障碍,提高残疾人生存及生活质量,让广大残疾人找到认同感、实现获得感、增强幸福感。

陇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和六盘山片区县,目前,全县有持证残疾人91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就有3033人,占到33%。可见,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了不少。据此,陇县上下形成了一致共识:精准康复事关残疾人基本民生需求,更事关残疾人脱贫奔小康,抓精准康复就是抓民生、抓扶贫、抓发展。

陇县在扶贫工作中开展了健康扶贫“十项行动”,被国家卫计委和省卫计委确定为国家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和全省健康扶贫试点县,有着良好的工作基础。省残联经过调研后,今年5月决定将陇县作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县。

知易行难。如何才能让精准康复服务顺利开展、落到实处?作为精准康复工作实施的牵头部门,残联在资金、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比较薄弱。所以,精准康复不是残联一家的独奏,而应是残联和相关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合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陇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并在省康复专家全程参与下反复研究确定具有陇县特点和陕西特色的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目录,设定康复项目和补贴标准,制定实施方案,使试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将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给予每年132万元经费保障。县残联、卫计、财政、扶贫、民政、人社、教体、公安等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康复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举措

陇县温水镇坪头村村民杨彩秀3年前因患眼疾住院治疗,后又突患双下肢肌无力而卧床不起,双腿虽有感觉但无力支撑她起身走路。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丈夫不但要经管家中的田地,还要接送年幼的孙子上下学,有时家中无人,杨彩秀去卫生间都成了难事,这让她苦不堪言。

而现在,杨彩秀已能自己拄着双拐在院里晒太阳了。“要没有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我现在肯定还瘫在床上。”说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杨彩秀的话语中满含感激之情。她说,在精准康复服务小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她通过平时的按摩和适应性训练,腿部力量已有明显改善。

杨彩秀的签约医生邓建忠介绍,杨彩秀得的这种病属于肌肉神经元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要通过作业疗法(穴位按摩及助行器适应性训练)和电磁理疗手段刺激神经元逐渐恢复功能。“杨彩秀家里比较困难,我们服务小组近3个多月10多次上门服务,现在看来效果比较明显,但仍需继续训练。”

这支改变杨彩秀生活的精准康复服务小组由4人组成,他们分别是来自温水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和坪头村村医、残疾人专职委员。他们提供哪些康复服务、如何提供康复服务,都明确地体现在《陇县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手册》中。而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视听觉残疾人,分别对应绿色、红色、蓝色封面的手册。

市残联理事长梁荣贤向记者介绍,在服务手册背后,是一系列聚焦精准康复精度、规范服务流程的机制。陇县在试点工作中,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残疾人量身定制“服务包”,做到筛查、评估、服务精准到人。在各镇卫生院设立“精准康复服务站”,各行政村设立“精准康复服务室”,开通精准康复“直通车”,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服务。

据介绍,陇县还把精准康复服务项目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结合,把集中筛查与上门服务相结合,以签约医生团队为主、残疾人工作者为辅开展工作。通过努力,确保白内障、肢残矫治手术的初筛和转介、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需求和评估、0-6岁残疾儿童的筛查和转介等都做到精准无误;专属“服务包”精准到人。

《陇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目录》把国家31大项细化为84小项,更具操作性。经过筛查评估后,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量身定制专属“服务包”,在普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选择3项功能和适应性康复训练及支持性服务项目;对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其“服务包”再增加一项内容。县、镇、村签约医生为所有持证残疾人建立精准康复服务档案,《精准康复签约服务手册》和《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资料汇编》人手一册。通过对签约残疾人状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康复方案和采取残疾干预措施。对康复后需巩固治疗的,纳入慢病签约服务管理,每季度随访一次;对新增的残疾人,及时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心理疏导积极帮助其一家人消除心理创伤。看到服务小组细心讲解孩子饮食起居照料知识、手把手示范康复训练方法,朋朋的奶奶十分感动。她说,原来不懂这些,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期,现在有了签约服务医生的指导,朋朋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一家人的心里也得到一些安慰。

残疾人康复非一朝一夕之力,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即便如此,大多数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已无法恢复如初,这就需要他们自己或监护人提升照料、护理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康复知识。

陇县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基地,狠抓业务培训指导,打造职业康复医生、住院医师、村医等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积极指导残疾人监护人学习家庭康复训练、护理基础知识和社会心理健康知识,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网络。同时,推行“签约医生 +家庭监护人 +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及儿童)”“签约医生 +辅具 +残疾人训练”两种服务模式。前者为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家庭新生儿、重度精神病患者和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访视、家庭护理指导、家庭康复指导以及用药、训练指导服务;后者确保全县镇村精准康复服务站(室)康复器械设施全部到位,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签约医生熟练掌握各类残疾人辅具的使用,定期科学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全县17所镇卫生院、158所村级卫生室,全部成立了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党委政府搭架子、残联牵头铺路子、医疗机构开方子”的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格局渐趋完善。

陇县残联理事长刘军平说,精准康复签约服务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他看来,该项工作还需要在资金上予以大力保障,同时把精准康复签约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才能更好地保障该项工作常态化运行,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精准康复服务。

宝鸡日报2017-12-11

 

 

吉林市残联“四个结合”精准扶贫 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 文章下载

吉林市残联“四个结合”精准扶贫 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

近日,为认真贯彻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市残联将精准扶贫工作列为首要工程、头等大事,着力采取“四个结合”措施,扎实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全市建档立卡12103名残疾人,目前已脱贫6703人。

一、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全面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保障水平。落实普惠性制度安排的同时,落实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政策,既保障残疾人现实生存需要,又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一是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为3.67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698.78万元,为3.41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520.9万元。二是落实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投入237.03万元为23703名残疾人提供全额养老保险缴费资助,投入2.365万元为2365名城镇重度残疾人代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是落实残疾人优惠待遇。投入107.7万元为718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投入120万元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险,为3149名肢体残疾人发放代步车燃油补贴81.87万元,将303户残疾人危房纳入政府危房改造项目。四是制定出台惠残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给予大龄自闭症、智力障碍残疾人康复教育照料补贴的实施方案》,对在机构进行康复教育照料的,给予1000元/人/月的补贴;出台了我市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策,每名残疾人每年享受480元的免费乘车补贴。

二、坚持兜底保障和就业增收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加收入是精准扶贫的靶心,促进就业是增收的关键举措。在坚持兜底保障的同时加大帮扶力度,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增收。一是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若干规定》。实施《关于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的办法》,深入推进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试点工作。投入资金83万元支持各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二是扶持残疾人产业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工作思路,注重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31个由残疾人创办的合作社安置和辐射带动478名残疾人就业脱贫。三是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免费提供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广泛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承办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研讨会,市残联举办职业技术培训班90期,培训4953人,帮助1588名城镇残疾人就业。四是修订了《吉林市残疾人公益岗位及农村残疾人“带头人”管理办法》。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工作补贴额度。乡镇街道专职委员补贴标准为不超过10000元/年/人、村级专职委员补贴标准为不超过2400元/年/人。

三、坚持强基固本与优化环境相结合,大力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有力支撑。一是做好残疾康复服务工作。全国康复服务机构信息发布试点、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试点等各项国家级、省级试点落户吉林,使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的特殊关爱。市残联制定下发了《吉林市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吉林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全年举办精准康复服务培训班和技术讲座16期,为19200名残疾人提供31项精准康复服务,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100.3%,配发助听器81只、人工耳蜗9例、适配大小腿假肢252例、各类辅具23类577件,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1200人、免费住院128人,康复训练脑瘫儿童194名、智力障碍儿童122名、孤独症儿童60名。二是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在落实“两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通过扶残助学项目、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等,加大对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就学的扶持和资助力度。出台了《吉林市扶残助学金(高中阶段)实施办法》,对接受高中阶段的残疾人学生(2000元/人/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一次性2000元)。在各阶段入学就读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政策支持全覆盖。三是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对市残联网站进行无障碍改造,在市电视台播放手语节目48期,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80户,提高残疾人自主生活、参与社会活动以及融于社会的能力。

四、坚持广泛宣传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实现残疾人小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必须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社会帮扶救助。发放价值20万元的脑瘫儿童轮椅60辆。搭建社会爱心平台,筹集5.6万元款物救助102名残疾学生。二是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残疾人服务热线12385平台、律师及法律援助中心人员作用,接待残疾人投诉120件,法律援助17件,残疾人单访190人次、群体访6批200余人次,解决残疾人诉求,维护残疾人群体稳定。三是强化宣传引导。依托市级各大媒体创办残疾人专题、专栏及手语新闻节目,对残疾人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报道。全年播出消息110余条,报刊刊登稿件80余件,在各级网站发布信息2665条,在市电视台播放手语节目48期。四是强化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在“四自”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以“追梦”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吉林市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第六届残疾人优秀艺术作品展活动,极大丰富了残疾人朋友的业余生活。随着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捷报频传。在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22金24银21铜的好成绩;我市残疾人体育选手代表国家参加第十一届世界特奥会地板曲棍项目,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代表吉林省参加2017年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融合篮球赛荣获冠军;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特奥轮滑比赛,获得3金5银8铜。

吉林市残联2017-12-13

 

 

回馈社会帮扶残疾人就业 乐山残疾“修鞋哥”上央视栏目寻恩人 文章下载

回馈社会帮扶残疾人就业 乐山残疾“修鞋哥”上央视栏目寻恩人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恰值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刚刚实施。

于是,媒体再度聚焦身患小儿麻痹症却从未向命运低头,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拥有了43家修鞋连锁店的残疾人朋友——曾广辉,这位49岁的乐山市井研县残疾人,用他的真心回馈社会,成立爱心公益助残组织,免费培训1000多名残疾人,为300多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日前,他还登上了央视《等着我》栏目,寻找当年在内蒙古帮助过他的大哥席根润,再续一段感人肺腑的友情,用行动诠释了知恩图报四个字。

从小患病怕 被别人嘲笑

1968年,曾广辉出生于井研县集益乡繁荣村,家中兄妹6人,他年龄最小。7岁时,曾广辉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

曾广辉开始读一年级时,由于自卑,在学校里,他尽量憋着不去上厕所,因为教室到厕所的路对他来说很长;因为怕被嘲笑,他从来没有上过体育课,看到别的同学开心地蹦蹦跳跳,他心生羡慕,又很难过。

读到5年级,曾广辉辍学了。在家里帮父母做农活,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每做事时,都要比常人慢半拍。

15岁那年,一位修鞋匠来到繁荣村修鞋补鞋,曾广辉的母亲向鞋匠推荐自己的小儿子,希望鞋匠能够教曾广辉手艺。鞋匠几经考虑,最终收下曾广辉这个徒弟。

一年后,曾广辉自立门户,凑钱买了工具在井研县研经镇补鞋。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背着10多公斤重的工具走到镇上。由于肌肉萎缩越来越严重,他不得不用手按着右腿走路,走到摆摊点,衣服都湿透了。为了不被别人看出自己腿有残疾,每次都要等到集市上的人群都散了,他才敢起身回家,就这样,补鞋几年时间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是残疾人。

远走他乡 得到好心人无私帮助

自卑的心理,让他决定远走他乡,躲得远远的。1988年,20岁的曾广辉在亲戚的介绍下,从四川到了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摆摊修鞋。当时,在他的摊点不远处修理自行车的席根润,经常找曾广辉聊天、修鞋。知道曾广辉有残疾后,席根润多次伸出援助之手。

有时,见曾广辉中午顾不上回家做饭,席根润的妻子孙亚南会把热饭菜送到他的摊点上来。为了让曾广辉开朗起来,席根润和妻子曾带他去过两公里外的广场逛蒙古包,喝奶茶,认识新朋友,也是在这里,席根润和曾广辉拍下了唯一一张合影。

回馈社会 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

2000年,曾广辉回到成都,从摆地摊、帮人清掏下水道、配钥匙、修自行车、卖报纸做起,到后来租了一间小铺,开了一间“广辉皮鞋精修行”,正式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靠着“不让别人瞧不起”的信念,摸爬滚打十几年,曾广辉把一家修鞋铺开成了43家修鞋连锁店。“我自己是残疾人,所以深知残疾朋友的痛苦,我的店开起来后,就想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人能够重拾生活的信心。”

10多年来,曾广辉先后帮助1000多名残疾人提供皮具美容岗位培训,为300多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2009年,曾广辉当选为“成都市残疾人创业之星”;2011年,他荣获“四川省自强不息十大致敬人物”;2014年,他成立了青羊区明辉助残服务中心;2015年5月,他被成都市青羊区授予“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并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9月,他成为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手。

作为成都市青羊区明辉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曾广辉多次参加爱心帮扶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免费为群众擦鞋、在重阳节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并亲自送到灾区……

寻找大哥 始终不忘当年的恩人

从一名自卑而普通的修鞋匠,到如今赫赫有名的皮具美容连锁企业的老板,曾广辉始终忘不了当年在内蒙古时席大哥对他无私的帮助。今年8月,曾广辉与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取得联系,提供了自己和席大哥唯一一张合照,希望寻找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席根润。随后栏目组经多方查找,终于帮助曾广辉圆梦,联系上了当年的恩人席根润。

今年9月底,曾广辉飞往包头,带着自己亲手做的一双皮鞋,见到了20多年未见的席大哥。“我给他修过鞋,大概记得他的鞋码。”已经64岁的席根润穿上小兄弟做的鞋子,分外高兴,“兄弟还记着,这鞋穿着舒服。”

前几天,席根润和爱人来到成都探望曾广辉。“就是来看看兄弟,亲人就是要越走动越亲近。”席根润对记者说,现在看到兄弟事业发展得这么好,他和老伴儿心里都特别高兴。通过曾广辉的介绍,席根润也想学习皮具美容技术,希望能够将广辉皮具美容分店开到内蒙古去。

内心愿望 将分店开到乐山回报家乡人民

曾广辉说,他心底里一直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报家乡人民。

今年5月,井研县举行第二十七个“全国助残日”创业表彰活动,曾广辉的成都广辉皮具有限公司作为承办方参与活动,这是他与家乡的首次牵手。

此次乐山媒体到成都采访他,曾广辉说,他希望能有机会将分店开到乐山,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惠民活动,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免费修修鞋、补补皮衣,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以亲身经历鼓励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四川在线2017-12-5

 

 

甘南州制定出台“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文章下载

甘南州制定出台“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据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披露,近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制定出台《甘南州“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甘南州委、州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推进残疾人与全州人民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一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覆盖所有符合相应条件的残疾人,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小康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二是农牧村贫困残疾人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大幅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普遍享有基本住房、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实现生活有保障、居家有照料、出行无障碍。三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多层次康复保障制度,残疾儿童及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覆盖面稳定在80%以上。四是残疾人平等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有工作意向和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深入。五是残疾人公共服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扩大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覆盖面。加大特困残疾人救助力度。支持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改善残疾人基本住房条件。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二是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坚决打赢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依法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多渠道引导残疾人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辅助性就业。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劳动权益保护。三是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开展辅助器具推广和服务工作。着力培养建立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实施残疾人健康档案建设项目和儿童残疾筛查项目。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四是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政策体系。建立残疾人权益保障推进机制。加大残疾人法规政策宣传。五是凝聚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合力。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有效开展志愿助残服务。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加大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社会环境。

《规划》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创新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协调推进城乡区域残疾人小康进程,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网2017-12-11

 

 

发展广州残疾人事业 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文章下载

发展广州残疾人事业 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办好特殊教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2017年,我市残疾人工作认真贯彻有关部署和要求,按照“到2018年残疾人小康进程与全面小康进程相适应,到2020年广大残疾人步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的主要目标,努力开创新时代广州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为带领残疾人共创共享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广州智慧和广州力量。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级残联的指导下,广州市残联全面落实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加大残疾预防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我市残疾人共享广州社会发展成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17年市残联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贯彻残联系统人道、廉洁行业精神,各级党组织书记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进行统筹部署,党建工作带动和促进业务工作健康发展。重视和加强党性宗旨教育、党规党纪教育、警示和示范教育、党内政治文化教育,通过“辅导、培训、考学、自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和潜力。前三季度,市残联举办党组中心组(含扩大)理论学习11次,参加学习841人次;纪律教育学习月期间举办党课8场、党员干部参加学习643人次;组成6个巡检工作小组对10个直属事业单位近三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巡检;梳理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对9个事业单位进行内审;承担部门全过程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开展廉政档案填报和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

重点构建残疾预防体系

2017年,“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及市政府重点工作。市残联负责起草《广州市残疾预防工作方案》,针对遗传和发育、环境和行为、伤害和疾病三大致残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减少残疾发生的目的;通过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这一措施,达到减轻残疾程度、限制残疾程度发展的目的。《方案》提出六项创新性工作内容,分别是:一、构建残疾预防工作体系;二、建立残疾预防及综合干预专家库;三、建立未成年人的残疾报告制度;四、建立残疾高危人群致残疾病快速确诊资助机制;五、开展残疾高危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和综合干预过工程;六、建设残疾预防工作资源中心、资源平台和技术指导中心。力求在当前广州已具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职业卫生监管、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领域的工作体系建设基础上,增强广州开展残疾预防工作的薄弱环节,理顺工作流程,填补服务空白,形成有广州特色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

在全国助残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以及首个全国“残疾预防日”等活动中,广州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残疾预防活动,加速形成我市残疾预防技术力量团队,使残疾预防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主持申报项目获“第一届残疾预防及康复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州残疾预防体系构建开始进入加速轨道。

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在国内众多城市中,广州率先将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资助保障范围,目前,广州康复资助项目为214项,总量居全国首位。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以获得医疗康复、训练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残疾评定资助四大类15个项目的资助,满足了残疾人最期望的“点多面广花钱少”的精准定制服务需求。截至10月31日,市区两级共投入资金6800万元,为12384名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资助,为3398名残疾人提供机构康复训练资助,为318名残疾人获得医疗康复训练资助,为4887名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助器具14025件,为3257名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资助。根据广东省残联下达省十件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任务要求,共计完成了423名0-6岁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工作,超额完成任务。

在社区精神康复工作方面,大胆创新变革,不断摸索和完善精神障碍防治的工作机制,坚持“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防治康复工作模式。从2013年起开始在全市铺开区域性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目前,全市在11个区共设有12间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每年为2400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能提供事前预防、危机介入,实时支援,个案跟进等服务。据此,中央电视台到广州制作专题节目,广州电视台录制了专题纪录片《精神障碍者的摆渡人》,向全国介绍广州市的先进经验。

此外,广州着力构建精神障碍者康复保障体系,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每年提供2400元的免费精神专科门诊治疗资助和每年1万元的住院资助,2017年1-10月,全市有11528名精神障碍者获得门诊资助,有1167名精神障碍者获得住院资助,市区两级共投入资金1658万元。

多渠道推进残疾人就业

2017年广州市加大特殊群体帮扶力度,《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分工》部署工作责任分工明确了“新增1500名残疾人就业、新增残疾人就业培训1800人”的工作目标,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就业和培训,全年实际新增残疾人就业1560人,新增残疾人就业培训1857人,完成率分别为104%和103.2%。截止10月26日,全市按比例就业年审单位3.08万个,残疾人职工2.45万人,分别同比增长25%、9%。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7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58人;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服务5682人次;新增失业登记1768人。

举办培训班42期,培训总人数949人,新增中医药膳师、催乳师、妇婴护理培训班;共有60名学员参加电商和微商创业班、农村残疾人创业讲座课;50名家长参加了支持性就业家长培训,48家用人单位共80人参加残疾人雇主培训。全市康园工疗站已实现一街(镇)一站或以上,共接收4500名精神、智力及部分重度肢体残疾人到站工疗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为社会提供546个社区就业岗位;对30名智力残疾人中职毕业生开展后续支持性就业服务,已有9名智力残疾人稳定就业。

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

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共7.6万余残疾人申领生活津贴、8.4万余残疾人申领重残护理津贴,涉及资金2.57亿元。继续开展资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资助,2017年共对3.2万名残疾人进行资助。继续开展残疾人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的资助参保工作,协调民政局、医保局办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个人参保缴费资助金的核发和拨付,2016年共对31736名残疾人享受医疗政府减免救助。

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加快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智力障碍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施广州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学生免费教育。修订《广州市扶助残疾人教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适度提高生活补助和教育奖励的补助标准,增加非持证但有三甲医院诊断证明的发育迟缓、孤独症、脑瘫等3-7周岁儿童的生活补助,《办法》已完成征求意见。

2017年共16名残疾考生通过普通高考残疾人考生合理便利申请的审核评估;向66名残疾学生发放81.5万元的南粤扶残助学金;残疾人教育资助工作向7065名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发放生活补助共499.5万元,242名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获得中、高等教育奖励共51.6万元;750名残疾人和34个特教班所在学校获得残疾人文化补习与成人教育工作补助共161.98万元;330名残疾儿童所在学校获得119027课时的学前教育工作补助共178.54万元。

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开展残疾人潜能开发培训项目,市残疾人文化交流中心和市文化馆累计开设培训724课时,参加培训残疾人约3810人次;在全市9个协议文艺共建点累计培训580课时,约2856人次参加;组建并推广市残疾人合唱团,累计开展90次合唱排练指导,约3304人次接受指导;举办第七届残疾人文化节暨第六届残疾人书画展,观展人数约1.2万人次。

11月18日至24日,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合唱协会、海南省文联、海口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7海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唱节”在海口市举行,合唱节共吸引来自国内18个省区市和10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78支合唱团、共计3500余人参加。作为本次合唱节唯一一支残疾人合唱团,广州市残疾人合唱团团员克服重重困难,热情参与,唱出了自信、唱出了风采,最终获得比赛银奖。

截止10月27日,广州市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国际赛事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4个,全国第一名21个、第二名14个、第三名10个。全市累计开展29次群众体育活动,约5000人次参加;举办体育运动普及班20期,累计1500人次参加;举办广州市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季,约990人参加。

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

广州市残联日均接受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咨询约70人次,日均接待来访约20人次;每个月安排会领导日常接访,每季度安排会领导公开接访;市残联受理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派工单办结率100%;2017年,市残联、市妇联面向残疾人家庭组织11场专题法律教育及法律咨询活动。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已受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85宗,市残联评选6个优秀法援案例。市残联、羊城通公司为残疾人制作乘车优惠卡累计9.76万张,其中2017年月均活跃卡数量约为3.47万张。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通过省民政厅公开募捐资格认定,成为《慈善法》实施后广东省第二家获批的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基金会全年共筹得善款424万元,物资约6470件(价值约42.7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教育、宣传、福利等方面公益支出716多万元。

强化组织和基础工作

推动落实残联换届工作,指导、监督11个区残联及186个街(镇)残联依法依规完成换届工作。指导残疾人各专门协会以残疾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支持各专门协会为残疾人提供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工作,目前,我市街(镇)残疾人专职委员122人(其中残疾人114人,亲属8人),23人纳入了政府雇员管理。

制定《广州市残联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目录(2017年版)》,服务内容比2016年增加3项,预计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残疾人约5.63万人次,预算总金额1.88亿元。资助33家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资助4028名残疾人、418张寄宿托养床位,资助金额1896.5万元。

各区残疾人工作亮点

越秀:严格贯彻落实适龄残疾儿童“零拒绝”入学安置政策,根据残疾情况分别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受教育形式,并成立四大特教资源中心支持系统(智力检测中心、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积极行为支持中心、辅具资源中心),使适龄残疾儿童100%享受高质量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海珠:开设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且有一定就业意愿的残疾人,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的包括微信平台专项培训。组织专题调研组调研残疾人服务管理网格化开展情况,汇总整合残疾人服务管理网格化先进经验,为我区开展残疾人服务管理网格化提供经验支撑。

荔湾:依托广州市西村颐养院、广州市颐和养老院、广州市白云残疾人托养中心等3间民间托养机构为残疾人长期提供托养服务。截止2017年10月,已托养150名低保、低收入家庭智力和重症残疾患者,解放了150户残疾人家庭的劳动力。

天河:多渠道、多方式拓展残疾人创业就业,加大残疾人职业介绍力度,强化残疾人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按比例就业年审的契机,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残疾人到岗。2017年共计动员44家企业招聘残疾员工,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2次,培训49人,成功推荐7人上岗就业。天河区残疾人陈剑文在2017年度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技术进步奖。

白云:邀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专家上门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医疗机构的70名重度残疾人评残;面对地域广、残疾人居住分散的问题,白云区残联自2016年底起,为全区22个镇、街配置了残疾人乘车卡读卡器,推进实现残疾人就地就近办理优惠乘车卡年审业务。

黄埔:面向户籍低保或低收入困难家庭残疾人、成年且本人无经济收入的1、2级重度残疾人、成年且本人无经济收入的3、4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发放“特惠补贴”。从9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放困难残疾人特惠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月300元,惠及4600多名辖区残疾人。

花都:向慈善会申请“阳光工程—扶助10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项目,由2017年区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96万元作为该项目资金,用于扶助花都区户籍的100户近期重大疾病致贫、家庭遭遇突发灾难致贫、一户多残的特困残疾人家庭,给予每月800元的困难救助金。

番禺:区残疾人就业展能基地、全市首家区级残疾人庇护工场相继投入使用,庇护工场目前已招收40多名残疾人学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困难残疾人房屋修缮摸查工作,安排专项经费,保障修缮资金的落实。联合镇街残联和村居干部深入3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完善修缮方案,预计12月上旬全部完成困难残疾人房屋修缮工作。

南沙:开展残疾人托养、居家家政服务及社工服务。前三季度南沙区6名残疾人在广州松明尚苑颐养院寄宿托养;1-9月份,为520名残疾人提供了居家家政服务资助;2017年上半年,为121名残疾人提供了社工服务资助。

从化:开展第三期“爱心成就光明”白内障复明活动,共开展筛查活动109场,4012人参与眼疾筛查,共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474例。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1-9月共为610多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1725件,资助金额200多万元。

增城:组织各镇街残联对辖区内有肢体评残需求的贫困群众进行全面摸查和登记,通过联系评残专家力量进村入户,共为246名肢体残疾人评定残疾等级,为符合评定标准的居民办理残疾人证。积极配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目前已完成荔城街、派潭镇、石滩镇、正果镇的精神障碍患者免费集中评定工作。

谭秋明穗残宣

广州日报2017-12-12

 

 

崇阳县残联:让残疾人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文章下载

崇阳县残联:让残疾人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作为县残联理事长,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提高觉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新的姿态,着力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残疾人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近日,崇阳县残联理事长王珲珲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有体会地如是说。

王珲珲认为,县残联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着眼解决残疾人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积极推进残疾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缩小残疾人和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让残疾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具体目标是:

——让残疾人享有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服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巩固完善残疾人“应保尽保、应补尽补”成果。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解决他们的特殊需求和特殊困难。对“残疾人参保参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阳光家园托养”“家庭无障碍改造”“机动车燃油补贴”等各项惠残政策运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建立惠残项目动态化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应补尽补,一个不漏”。

——让残疾人享有更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按照精准康复工作要求,继续实施打造“具有崇阳特色的全省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县”、“全省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示范站”、“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示范县”三大工程。继续实施重性精神病防治康复、盲人定向行走、低视力康复、聋儿语训、助听器配戴、弱智儿童训练、肢残儿童矫治等重点康复项目。

——让残疾人享有更加贴心的就业服务。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工程,建立残疾人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和促进发展集中就业,提高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积极性。拓展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稳步提升盲人就业率。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强化分类施策和精准帮扶,力争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脱贫。创建一批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基地,培育一批残疾人创业带动就业先进典型,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创业,助推残疾人脱贫奔小康。

——让残疾人享有更加健全的组织服务。进一步加强残联自身建设,把残联建成真正的残疾人之家。依法依章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建立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严格规范残疾等级评定和残疾人证发放管理。实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进一步扩大残疾人组织覆盖面,提升残疾人组织治理能力,争创全省一流县级残联机构。

咸宁日报2017-12-13

 

 

成都市双流区残疾人联合会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文章下载

成都市双流区残疾人联合会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按照区委办要求,现将区残联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民生目标有力推进。2017年区残联承担省、市、区残疾人民生实事项目18项,共计投入资金1658万元,目前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项。开展“温暖万家行”活动,投入资金96万元,按每人600元标准慰问残疾人1600人;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进社区”行动,投入226.6万元,完成2400户重度残疾人康复体育器材“三送”工作,建成10个基层康复体育示范点并投入使用;投入资金47.1万元,为12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投入资金49.3万元,为224户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

(二)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进一步完善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低保户、低保边缘一户多残家庭300元/月/人,其他一户一残的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200元/月/人,为142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1-3季度生活补贴213.77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增60岁(含60岁)以上类别和无生活自理能力困难残疾人类别,为3323名重度残疾人发放1-3季度护理补贴238.2万元。通过实施“两项补贴”,有效解决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护难题。

(三)残疾人康复工作实现新拓展。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活动,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康上门”服务;实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精准康复行动,惠及全区持证残疾人12340余人。在常规康复方面,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00例,阳光救助重性精神病患者80名,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35名,智障儿童30名,听力障碍儿童12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8名,为1200名残疾人适配了假肢、矫形器、盲杖等基本型辅助器具。

(四)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稳步推进。广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了残疾人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全区残疾人信访工作形势总体平稳,共办理83721000热线32件次,为残疾人提供电话、网络、现场等咨询服务210多件次,残疾人满意率100%,未发生一起残疾人群访和进京到省上访。落实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224户、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79人。

(五)残疾人文化体育成效明显。做好第27次全国助残日庆祝活动,组织残疾人文艺演出,开展服务窗口手语专题培训,为200多名残疾人发放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做好三刊订阅工作,实现村(社区)都有残疾人特殊读物;投入资金7.9万元开通了双流电视台手语节目《一周新闻集锦》。投入4.5万元实施了自强创业工程,鼓励扶持了9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投入49.7万元,为418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

(六)2017年特色点工作

1.落实“放管服”,建立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残疾人就业服务站。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就业180余名,是按比例安置残疾人较为集中的企业,为搭建企业与残疾人沟通桥梁,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区残联率先在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站。

2.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精准康复服务行动。2017年,区残联创新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精准康服务行动工作,双流区持证残疾人12340人,签约残疾人11583人,签约率93.9%。

3.康复体育进家庭在我区重度残疾人家庭实现全覆盖。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康复体育器材、康复体育方法、康复体育服务,投入226.6万元,完成2400户重度残疾人的康复体育器材“三送”工作,建成10个基层康复体育示范点并投入使用,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康复体育锻炼。

二、2018年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抓手、做实民生实事项目为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千方百计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开放成果。2018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目标管理。对照省、市、区残疾人民生工程项目,按时间节点抓好残疾人灵活就业、基本辅助器具适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居家无障碍改造及贫困家庭残疾人进行健康救助等目标任务。按照早打算、早筹划、早摸底、早实施的原则开展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促进目标及资金提前按时间进度完成。

(二)抓好对标工作。按照3年、5年、10年的阶段性要求,制定区残联近期、中期和远期对标追赶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措施,为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三)实施扶残惠残工程。以兜底保障为基本,实施生活惠残、康复惠残、医疗惠残、就业惠残、教育惠残、权益维护等六大惠残工程,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四)深化改革创新。在残疾人康复、托养和培训等重点领域深入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扎实开展“康复服务四进家”活动,全覆盖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五)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市残联下达各项目标任务。

成都市双流区残联2017-12-14

 

 

2017年昆明市残联亮点工作巡礼 文章下载

2017年昆明市残联亮点工作巡礼

“市残联为我提供助学金,让我圆了大学梦。”

“市残联组织的招聘会让我找到工作,可以自食其力了。”

“我免费获得了助听器,又可以倾听世界美妙的声音了。”

“在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我有了展示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没有残联的帮助,我还住在危房里。”

……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同样的心情——心存感恩、充满获得感。

今年以来,市残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全市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托底补短,想残疾人所想、帮残疾人所需、解残疾人所难,推进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全面发展,一项项民生新政、一份份残疾人心中的获得感、一件件亲民爱民的暖心事,为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增添了新的厚度与温度,谱写出残疾人事业高速发展的辉煌篇章。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助力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

日前,市残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文森要求全市残联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残联工作的全过程,统领新时代昆明残疾人事业发展,找准昆明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薄弱”切实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同时,把握新发展理念,用共享发展推进残疾人事业,保证残疾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马文森表示,这是对推进残疾人事业的总体部署。全市各级残联组织要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点和核心聚焦到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工作上来,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置于更加长远的时代背景中,找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定位,补齐短板,跟上新时代步伐,助力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近百名来自昆明主城区及在昆明就业的视障朋友,齐聚云南省图书馆盲人阅览室,聆听十九大精神宣讲。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格外关爱,让视障人士感受到党的温暖,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65岁,双眼失明的刘常直是一位下岗病退工人。他说,这些年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格外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实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免费乘公交地铁,以及残疾人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的优待政策,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让残疾人同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今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人

“十三五”时期,为补上残疾人事业短板,尽快缩小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让残疾人同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今年10月,《昆明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出台。

《规划纲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昆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顺应残疾人对美好幸福小康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底线思维,着力破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眼于残疾人民生保障、就业增收、服务水平和权益保障等领域短板,强化困难、重度残疾和农村残疾人等群体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保障;此外,《规划纲要》引入“互联网+”“互联网+助残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理念,鼓励残疾人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5年免费教育”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强化社区助残职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助残服务,顺应了昆明社会事业发展新期待。

今年1月,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昆明成为云南省首个开通“12385”热线的城市。截至11月30日,“12385”热线总话务量为14705次,其中呼入4494人次,呼出10211人次,针对每个电话,“12385”热线都给予及时的回复和解答,或转介、跟踪、反馈、回访,做到件件有回音。

“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是我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追求。为使职业技能培训更加贴近残疾人用工需求,市残联充分利用“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累计发送短信1.5万条,征询培训内容,筛选出热门行业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一年来,全市残联系统共为6498名残疾人开展中式烹饪、计算机运用、淘宝网店经营和管理等中短期培训,发放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142.56万元。为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各县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登记失业残疾人2098人,同时,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

沐浴着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春风雨露,一批批残疾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服务社会的奉献者,书写着永不言败的人生。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列入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

让残疾儿童享受到政策红利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今年,市政府首次将0到6岁残疾儿童筛查和抢救性康复工作列入2017年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旨在为全市500名0到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脑瘫和孤独症残疾儿童提供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精准康复服务。

为抓住残疾儿童0到6岁这一康复最佳时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残疾儿童尽可能恢复功能,让残疾儿童享受到政策红利,市残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马文森为组长,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联合制定了《昆明市2017年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精准康复项目实施方案》《昆明市关于2017年0-6岁残障儿童关键期抢救康复机构认定专家评审实施方案》等;同时,本着提高儿童残疾检出率,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减少残疾的原则,从今年4月起,开展了残疾儿童筛查培训、问卷调查及现场筛查。此外,通过网上申报,专家评审方式,对全市康复机构进行摸底调查评估,最后以政府购买方式确定14家儿童康复项目的承接机构。截至目前,共筛查出574名残疾儿童,并安排574名残疾儿童到机构进行康复,同时收集新增残障患儿的名单,后续将安排到政府采购入围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为让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今年,市残联下拨399.6万元经费到19个县(市)区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同时,举办2017年昆明市残联精准康复工作培训班,培训康复人才,并在广大残疾人中开展残疾康复需求调查;印制《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7万册下发县(市)区。

对于残疾人而言,辅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械,是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最直接的手段。一年来,市残联完成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2000件(具),为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取型190例;免费适配820台助听器,让贫困听障人士拥有聆听世界的机会,感受生活的欢声笑语。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建立26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为辖区残疾人就地就近提供康复服务和训练;全市康复机构达到12家,昆明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实现全覆盖。

3年行动计划助残疾人同步脱贫

“两项补贴”一年投入6162.54万元

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昆明市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这是全国层面首次建立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

据统计,一年来,全市投入“两项补贴”6162.54万元,惠及85803名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其中,为4617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3784.86万元护理补贴;为39628名困难残疾人发放2377.68万元生活补贴),成为保基本、兜底线的重要民生保障制度;此外,投入307.78万元,为全市54423名三四级残疾人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全市累计投入慰问资金338.1万元,全年走访慰问12708个贫困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工作和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投入350.2万元,补助3059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投入243.58万元为1905名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工作;投入367.67万元对1399户残疾人进行居家环境改造;投入675万元对675户危房、无房户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和新建。

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极大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市纳入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残疾人有3966人,还有部分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困难残疾人,为帮扶这部分残疾人及家庭早日脱贫,今年全市投入363.28万元,对贫困残疾人、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帮包带扶”活动,支持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形成以养殖业、手工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为主渠道的扶贫解困模式,加快残疾人脱贫步伐。

为确保全市残疾人与全社会一道如期实现脱贫与全面小康的目标,2016年,市残联、市扶贫办联合下发了《昆明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为实现全市残疾人2018年同步脱贫发出了动员令,拉开了决战决胜的大幕!

……

2018年,计划对全市3万名参加养老保险和医保的三四级残疾人按低档补助标准给予全额补助;计划投入600万元对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系统贫困残疾人(户)开展到户扶持……

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市残联将扬帆起航,牢记为残疾人谋幸福的神圣使命,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加快实现全市残疾人小康梦不懈奋斗!

记者李丹丹

昆明日报2017-12-14

 

 

定远县残联2018年工作安排 文章下载

定远县残联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全县残疾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新部署新要求和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动态更新、脱贫攻坚、兜底补短、保基扩面、履职尽责等工作为重点,聚焦贫困残疾人,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一、全力打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

(一)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按照实现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五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基本康复、家庭无障碍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和“一个聚焦”、“五个助力”、“五个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助力内生产力、精准就业一批;助力扶贫基地、精准带动一批;助力康复工程、精准康复一批;助力文化教育、精准提升一批;助力社会保障、精准兜底一批)的总体思路,深入落实各级扶残脱贫政策,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督导考核评估,狠抓各项扶贫工作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扶持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巩固和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进一步完善对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和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扶持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通过基地吸纳或辐射带动一批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稳定实现就业增收。

二、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权益保障制度

(三)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继续实施“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加大盲人保健、医疗按摩、计算机、电子商务、手工编织、草莓种植等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2018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做好实名制统计管理系统工作。

(四)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培训。积极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上报工作,解决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上学问题。落实好贫困在读残疾学生的就学资助工作。

(五)扎实推进残疾人兜底保障。配合民政部门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配合人社部门做好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政策的落实。协调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配合住建部门,抓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六)做好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机构建设,开展“辅具流动车进村入户”活动,提升辅助器具服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七)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认真落实市残联下达的“阳光家园计划”任务,开展居家托养服务时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重度残疾人。

(八)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以县残联精准康复实施方案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继续开展全县0-10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作。对县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康复效果。加强社区康复工作,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设施建设。做好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工作。做好项目申报材料准备工作:土地、规划选址、环评、能评、可研、县政府承诺函等,争取在2018年将我县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2019年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

三、提高法治化工作水平,依法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十)做好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积极推动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活动,加大《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加大信访案件督办力度,建立完善残疾人网上信访服务平台,推动及时解决侵害残疾人权益事件。

(十一)全面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督机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工作。做好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十二)开展残疾人事业“七五”普法宣传活动。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志愿者联络工作站。开展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规范化服务活动。

四、大力开展宣传文体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十三) 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围绕残疾人事业重要政策、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形成宣传合力。协调县电视台推动开办电视手语栏目。

(十四)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加强残疾人艺术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积极参加省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培育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组织开展全国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等活动,推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康发展。制定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计划,选拔培养优秀残疾人体育人。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各项体育健身活动。

五、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五)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发挥好乡镇残联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结合乡镇残联换届,配齐配强各乡镇残联理事长。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在线学习培训,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素质。组织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活动,积极推动全县志愿助残工作。

(十六)充分发挥专门协会作用。进一步加强专门协会建设,鼓励残疾人建言献策,大力培养协会工作骨干和残疾人干部。在“特奥日”、“肢残人活动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节点,指导专门协会开展各项活动。

(十七)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数据信息动态更新工作,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大数据。

六、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水平,推进残疾人工作改革创新

(十八)深入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要求,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更好地履行好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发挥好党联系残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十九)加大对上争取,扩大对外交流。争取上级残联和、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学习考察先进地区残疾人工作成功经验,探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二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残联队伍整体素质。结合“五型”机关创建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政策、法规,教育党员干部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不动摇,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坚守党的纪律“底线”,严明党的纪律戒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残联队伍 。

定远县残联2017-12-11

 

 

2018年农村残疾人补助标准出台 文章下载

2018年农村残疾人补助标准出台

新增两项补贴 看看怎么申请

日前,国家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提前下达2018年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预算指标的通知》显示,2018年开始,包括河南省在内的25个省份将获得由中央财政下发的残疾人专项补助资金。

据了解,资金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预算资金。主要用途包括:残疾人康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机动车轮椅车燃油补贴;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第二部分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主要用途包括: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贫困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补贴;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残疾人助学、文化等方面补贴。

●新增的补贴包括哪些?

困难残疾人补贴

申请条件:本地户口,有残疾证;低保家庭内的残疾人;低保家庭外没有固定收入的智力、肢体、精神等重度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2倍以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的特殊困难残疾人。

发放标准:属于低保家庭的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25%进行发放;属于低保家庭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35%进行发放;不属于低保家庭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100%进行发放;不属于低保家庭的一户多残的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60%进行发放。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申请条件:本地户口;持有残疾证;残疾等级为一、二级;长期照护6个月以上。

发放标准:城镇120元/月,农村80元/月。

国家给予的各项资金补助先发到各个省份,然后再逐级下达,最后交到村集体手中。

●应该怎么申请呢?

准备材料:书面申请书、残疾人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残疾人证件等;其中,由于特殊情况,由委托人代办的,需要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

申请步骤:首先,个人准备好上述材料后,进行书面申请,交由户口所在地乡镇残联、民政窗口受理并进行初审(10个工作日内);其次,初审材料合格后,县级残联将转交县级民政部门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核对复审(10个工作日内);最后,复审通过,县级民政部门将协同县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贴资金款项到个人账户内。

三门峡日报2017-12-13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